观村人牧山田

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

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

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铚获。

中田聚黎氓,反景空村落。

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秋收时节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开篇"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指的是国家仓库还未充实,而农民们却急于忙着种植和收割,这表明农业生产的紧迫性,也暗示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不够。

接着"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描绘了贫苦百姓因为缺少耕作用的水而不得不挖掘山坡种植,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土地利用的紧张。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则是形容秋天的谷物长得很高,甚至连绵到山腰,而"茫茫"一词增添了一种开阔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随后的"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铚获",叙述了秋天时节的雨水对收成果实的重要性,以及农民在霜冻之中仓促收获,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紧迫,也揭示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中田聚黎氓,反景空村落",诗人通过描写田野间的人群活动以及空旷的村庄景色,传达出一种秋收后的闲寂与荒凉感。

最后,"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诗人表达了对未能耕作土地的愧疚之情,以及对于那些承担农业责任者的赞扬和感激,同时也提及了一种对于历史上的农耕理念的回忆与追思。

整首诗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唐代农村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状况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过沈氏山居

鸡鸣孤烟起,静者能卜筑。

乔木出云心,闲门掩山腹。

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空林留宴言,永日清耳目。

泉声冷尊俎,荷气香童仆。

往往仙犬鸣,樵人度深竹。

酒酣出谷口,世网何羁束。

始愿今不从,区区折腰禄。

形式: 古风

过桐柏山

秋风过楚山,山静秋声晚。

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

返照云窦空,寒流石苔浅。

羽人昔已去,灵迹欣方践。

投策谢归途,世缘从此遣。

形式: 古风

过温逸人旧居

返真难合道,怀旧仍无吊。

浮俗渐浇淳,斯人谁继妙。

声容在心耳,宁觉阻言笑。

玄堂闭几春,拱木齐云峤。

鹤传居士舞,猿得苏门啸。

酹酒片阳微,空山想埋照。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过瑞龙观道士

不知谁氏子,鍊魄家洞天。

鹤待成丹日,人寻种杏田。

灵山含道气,物性皆自然。

白鹿顾瑞草,骊龙蟠玉泉。

得兹象外趣,便割区中缘。

石窦采云母,霞堂陪列仙。

主人善止客,柯烂忘归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