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公胜早梅

昨夜寒梅忽一枝,早如常岁合开时。

欲冬天地恩先及,未雪园林色易知。

世眼已教容易赏,晓风何用再三吹。

若论霜菊无多晚,只此春葩苦较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昨晚忽然有一枝寒梅绽放,似乎按往常的时节应当开放。
冬天将至,大地仿佛提前给予了恩惠,未下雪的园林景色也易于察觉。
世人的目光已经习惯了轻易欣赏,清晨的微风又何必再三吹拂。
如果说霜菊不算太晚,那么这春天的花朵却显得格外迟来。

注释

昨夜:指昨晚。
寒梅:寒冷天气中的梅花。
忽:忽然。
一枝:一支。
常岁:平常的年份。
合:应当。
欲:将要。
冬:冬天。
天地:自然界。
恩:恩赐。
先及:提前给予。
未雪:还未下雪。
色:景色。
世眼:世人的眼光。
教:使。
容易:轻易。
赏:欣赏。
晓风:清晨的风。
若论:如果说。
霜菊:在霜降时节开放的菊花。
无多晚:不算太晚。
春葩:春天的花朵。
苦:特别。
较迟:来得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次韵公胜早梅》,通过对早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独特感受和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赏。首句“昨夜寒梅忽一枝”描绘了冬夜中突然绽放的梅花,给人以惊喜之感;“早如常岁合开时”则强调了梅花不畏严寒,按其本性准时开放。

“欲冬天地恩先及”暗指寒冬将至,但大自然仿佛提前给予了梅花恩惠,让它得以盛开;“未雪园林色易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未降雪的园林中显得格外醒目,色彩对比鲜明。诗人感叹“世眼已教容易赏”,意指人们容易被这早来的春色所吸引;然而,“晓风何用再三吹”又暗示梅花的美无需过多的外在助力,自然之美足以打动人心。

最后两句“若论霜菊无多晚,只此春葩苦较迟”将早梅与霜菊相比,赞美梅花虽晚于菊花开放,但其作为春天的花朵,其迟到的美更显得珍贵和不易。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早开,寓言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公胜晓起对雪

向晓寒威觉倍浓,雪霙纷糅冷兼风。

乱装琼树千林密,疑泻银河一夜空。

鸥鹭失群吟景内,乾坤同色醉眸中。

青衫瘦马凌朝出,翻羡袁安得卧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卢六员外避暑

城市苦歊暑,寻凉到水穷。

环林得高荫,解带取微风。

渴肺举杯缓,汗肤兼酒红。

当年河朔会,旧事岂全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礼之斋中述怀

僻坐治孤学,取书窥古人。

高风凛如在,千载邈相亲。

欲满诗书腹,宁规富贵身。

独君知己厚,无亦虑吾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礼之淮上吟

泗上风宜旧罕传,邦人谁说贡鳞鲜。

隔淮小市若古画,接楚远山疑宿烟。

民舍卑洼多困水,农畴硗瘠少逢年。

顾予居里号繁胜,举目只为乡思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