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别业二首(其一)

寒山压镜心,此处是家林。

梁燕窥春醉,岩猿学夜吟。

云连平地起,月向白波沈。

犹自闻钟角,栖身可在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寒山仿佛压在了如镜的心湖之上,这里就是我心灵的家园树林。
屋梁上的燕子窥视着春意陶醉的景象,岩洞中的猿猴模仿着夜晚的吟唱。
云雾连接着平地缓缓升起,月亮向着泛白的波浪沉落。
尽管深处仍能听到寺庙的钟声号角,但身心的栖息之地又岂在乎那环境的深浅。

注释

寒山:指代自然界的冷清山景,也可能特指诗人心中的静谧之地。
压镜心:比喻寒山景象如重压在明镜般的心上,给人以深刻印象。
家林:比喻为心灵的归宿或熟悉的家乡环境。
梁燕:屋梁上的燕子,春天的常见景象,象征生机与家的温馨。
窥春醉:燕子仿佛在偷看春天的美景而感到陶醉。
岩猿:生活在山岩间的猿猴。
学夜吟:猿猴在夜晚模仿人的吟诗声,增添自然界的诗意。
云连平地起:描述云雾从地面缓缓升腾的景象,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壮美。
月向白波沈:月亮似乎沉入了白色的波浪中,描绘夜晚水面的美景。
犹自:仍然,即使如此。
闻钟角: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和号角声,暗示心灵的寄托与向往。
栖身:居住,安身。
可在深:不在乎环境的偏远或幽深,强调心灵的平静与自在。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山林幽静氛围的诗,描绘了诗人隐居自然之中的生活情景。"寒山压镜心"一句,通过“寒山”与“镜心”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平和与纯净。“此处是家林”表明诗人对这个居所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梁燕窥春醉"一句,通过燕子的形象,描写了它们在春日里悠闲、醉酒般的生活状态,传递出一种安逸自得的情趣。"岩猿学夜吟"则是诗人观察到山中的猿猴在夜晚时分也能模仿人类的吟咏之声,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共处,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深层次的感悟。

"云连平地起,月向白波沈"两句,描绘了一幅云横野、月沉水底的壮丽景象。"犹自闻钟角"一句,表明尽管隐居山林,但诗人仍然能够听到远处寺庙里的钟声,这既是对自然生活的享受,也表现了诗人对外在世界的联系没有完全切断。

最后,“栖身可在深”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愿意长久地栖息在这片深山之中的心愿。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生命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精致把握。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镜中别业二首(其二)

世人如不容,吾自纵天慵。

落叶凭风扫,香粳倩水舂。

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钟。

身外无能事,头宜白此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山中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

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山中言事八韵寄李支使

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

受业几多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

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

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

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

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

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

阮瑀如能问寒馁,风光当日入沧洲。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山中言事寄赠苏判官

寸心似火频求荐,两鬓如霜始息机。

隔岸鸡鸣春耨去,邻家犬吠夜渔归。

倚松长啸成疏拙,拂石欹眠绝是非。

执爨纵曾炊橡实,纫针曾解补荷衣。

常凭早月来张烛,亦假清风为掩扉。

多是元瑜怜野贱,时回车马发光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