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月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

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

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

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

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

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形式: 古风

翻译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
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
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
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
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
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闺中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愁怨与孤独。开篇三句以宏大的景象引入,八月的夜空如同练江,天涯共此时,此情此景不知何处能与玉楼前相遇。接着诗人巧妙地转入闺房,深闺中玳瑁筵映照着女子的孤寂。

接下来几句则是对女子内心世界的描摹。她独坐愁思之中,香径因露水而显得更加浓烈;风吹动罗帐,她在月光下独自沉睡。珠帘初卷,看不够她的孤独和寂寞;她斜抱着箜篌,却还未能成曲。

以下几句则是对外界的感受。她稍稍映照妆台,临窗望向远方,知道那边的人也不曾言语,只有泪水双流。这时她的愁怨与望眼欲穿达到了极点,万里秋天同一片苍茫。

霭霭的光线从远处分散开来,她在闺中怀念着那遥远的地方。诗最后表达了她对欢聚宴席的向往,以及可怜夜晚歌吹之声在明月下显得如此凄清。这一夜她心如刀割,愿随着流影飘到辽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妙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古代女子在深闺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秖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

辛苦事行役,风波倦晨暮。

摇摇结遐心,靡靡即长路。

别来如昨日,每见缺蟾兔。

潮信催客帆,春光变江树。

宦游岂云惬,归梦无复数。

愧非超旷姿,循此局促步。

笑言思暇日,规劝多远度。

鹑服我久安,荆钗君所慕。

伊予多昧理,初不涉世务。

适因拥肿材,成此懒慢趣。

一身常抱病,不复理章句。

胸中无町畦,与物且多忤。

既非大川楫,则守南山雾。

胡为出处间,徒使名利污。

羁孤望予禄,孩稚待我餔。

未能即忘怀,恨恨以此故。

终当税鞿鞅,岂待毕婚娶。

如何久人寰,俛仰学举措。

衡茅去迢遰,水陆两驰骛。

晰晰窥晓星,涂涂践朝露。静闻田鹤起,远见沙?聚。

怪石不易跻,急湍那可溯。

渔商闻远岸,烟火明古渡。

下碇夜已深,上埼波不驻。

畏途信非一,离念纷难具。

枕席有馀清,壶觞无与晤。

南方出兰桂,归日自分付。

北窗留琴书,无乃委童孺。

春江足鱼雁,彼此勤尺素。

早晚到中闺,怡然两相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诫言

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

方寸虽浩然,因之三缄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人使之江陵

嘉招不辞远,捧檄利攸往。

行役念前程,宴游睽旧赏。

征轺星乍动,江信潮应上。

烟水飞一帆,霜云摇五两。

纷纷别袂举,切切离鸿响。

后会杳何时,悠然劳梦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送韦十二丈赴襄城令三韵

留连出关骑,斟酌临岐酒。

旧业传一经,新官栽五柳。

去去望行尘,青门重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