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武示忠州张使君德远近诗次韵三首(其二)

妙理居言外,高怀见酒边。

无心千里奉,有意一灯传。

柏树谁能指,虚空莫问年。

炉香聊闭閤,何处觅心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深奥的道理隐藏在言辞之外,高尚的情怀在饮酒时显现。
无需刻意远行千里去奉承,真心诚意通过一盏灯传递。
哪个人能指出那棵柏树,虚空中又怎能询问它的年龄。
炉火的香气让门窗紧闭,何处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注释

妙理:深奥的道理。
居:隐藏。
言外:言辞之外。
高怀:高尚的情怀。
见:显现。
酒边:饮酒时。
无心:无需刻意。
千里:远行千里。
奉:奉承。
有意:真心诚意。
一灯:一盏灯。
传:传递。
柏树:具体的柏树。
谁能:哪个人能。
指:指出。
虚空:虚无的空间。
莫问:怎能询问。
年:年龄。
炉香:炉火的香气。
聊闭:暂且关闭。
閤:门窗。
何处:何处。
觅:寻找。
心田:心灵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题为《王叔武示忠州张使君德远近诗次韵三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深邃道理和高尚情怀的理解,认为这些微妙的智慧往往超越言语表达,而通过饮酒这样的日常活动也能窥见高洁的心境。他强调了真诚与默契的重要性,指出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交流,也应出自真心;而真正的智慧和精神传承,如同一盏明灯,无声地传递。诗人进一步借柏树和虚空的形象,寓意深远,暗示着无法用具体的实物或时间来衡量的智慧。最后,诗人沉浸在炉香四溢的静谧中,关闭门户,似乎在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归宿,流露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22)

曾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 号:云庄
  • 籍贯:南丰(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73

相关古诗词

王叔武示忠州张使君德远近诗次韵三首(其一)

垂绅立朝著,智略胜吾丘。

列戟分名郡,儿童说细侯。

卷舒谁挂碍,中外且嬉游。

闻说淮南守,天边又拜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其五)

哦诗献寿信知难,门馆材多不可攀。

敢曳长裾居客右,祇容滥吹列行间。

为陵便恐轻深谷,若砺还应誓泰山。

千载通明宫殿里,常看冠佩压清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其四)

巍峨冠冕耸精神,好傍轩墀对紫宸。

一德拟推黄帝筴,纪年还数绛人旬。

悬知紫诏驰三节,肯使朱轓驻两轮。

闻说邦人称寿处,香云低覆玉嶙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其三)

双旌来自日华边,帝遣衔恩下九天。

膏泽已周家十万,道途不叹驿三千。

封疆旧占江湖阔,驩颂新从里巷传。

可是圣朝私此地,教将和气作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