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人生切莫依赖他人,依赖则往往一事无成。
你看那菟丝子藤蔓,缠绕在榛树荆条上。
榛莽易于茂密生长,引来百鸟纷扰鸣唱。
林下有狐狸兔子窝,它们奔跑自如,路径交错。
砍柴童子将其砍去,柔软藤蔓随之倒下。
暗蔽生长实为可耻,受束缚而死默默无闻。
桂花树自月宫中生,珊瑚在石头上长成。
矫健的鹘鸟横渡大海觅食,应龙腾空升天翱翔。
神奇之物本就独特通达,不再相互纠葛牵连。
究竟什么在纠葛缠绕?不过是荆棘与攀爬的藤茎。

注释

人生:人的生命旅程。
莫依倚:不要依赖。
依倚:依靠,依赖。
事不成:难以成功。
君看:您看,比喻引人注意。
兔丝蔓:菟丝子,一种寄生植物。
依倚:这里指缠绕。
榛与荆:榛树和荆条,比喻依靠的对象。
荆榛:灌木丛,比喻杂乱的环境。
蒙密:茂密,覆盖密集。
撩乱鸣:形容鸟鸣声纷乱。
狐兔穴:狐狸和兔子的巢穴。
奔走:奔跑,此处指自由行动。
纵横:形容来往自如,不受拘束。
樵童:砍柴的小孩。
斫:砍伐。
将去:一起去除。
柔蔓:柔软的藤蔓。
翳荟: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指暗蔽。
生可耻:生长状态显得可耻。
束缚:被捆绑。
死无名:死后默默无闻。
桂树:传说中月中的树。
月中出:从月亮中出现,比喻非凡。
珊瑚:海中珍贵生物,石上生比喻不凡出生。
俊鹘:矫健的鹘鸟,比喻有才能者。
度海:横渡大海。
食:寻找食物。
应龙:传说中的神龙,能兴云作雨,升天飞行。
灵物:神奇的生物,比喻杰出的人或物。
本特达:本质独特,通达无阻。
不复:不再。
缠萦:纠缠,这里指束缚。
竟何者:终究是什么。
荆棘:多刺的灌木,比喻困难和障碍。
飞茎:能攀爬的藤茎,比喻依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无依无靠的人生状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间难以实现理想的感慨。诗中“兔丝蔓”指的是细弱而纠缠不清的事物,“荆与榛”则象征着困难和障碍。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人生中的挫折和艰辛。

“百鸟撩乱鸣”展示了自然界的喧嚣声响,与人类社会的紊乱相呼应。下面的“狐兔穴”则暗示着隐蔽而不安定的生活状态,尽管它们“奔走亦纵横”,但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活动。

诗中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可能是指人在面对困境时,会寻求一些不稳固的依靠,但这些依靠往往如同柔弱的蔓草,无法提供真正的支持。

“翳荟生可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羞愧和无奈,而“束缚死无名”则暗示着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生命可能会被种种限制所束缚,最终导致无声无息地消逝。

接下来,“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则是对理想境界的描绘,这两者都象征着珍贵而难以企及的事物,显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即便是这些美好的东西,也可能因为“缠萦”的现实世界而难以触及。

最后,“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则充满了超脱和自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解脱束缚、达到更高境界的渴望。这些形象与前文中的“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相呼应,都在强调真正美好的事物应该是超越凡尘纷扰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诗人对于自由、理想和解脱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周先生

寥寥空山岑,泠泠风松林。

流云垂鳞光,悬泉扬高音。

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

神功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矛攒有森束,玉立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

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

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

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

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

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

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

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形式: 古风

和乐天示杨琼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

我语杨琼琼莫语,汝虽笑我我笑汝。

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

江陵王令骨为灰,车来嫁作尚书妇。

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形式: 古风

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

王爵无细大,得请即为恩。

君求户曹掾,贵以禄奉亲。

闻君得所请,感我欲沾巾。

今人重轩冕,所重华与纷。

矜誇仕台阁,奔走无朝昏。

君衣不盈箧,君食不满囷。

君言养既薄,何以荣我门。

披诚再三请,天子怜俭贫。

词曹直文苑,捧诏荣且忻。

归来高堂上,兄弟罗酒尊。

各称千万寿,共饮三四巡。

我实知君者,千里能具陈。

感君求禄意,求禄殊众人。

上以奉颜色,馀以及亲宾。

弃名不弃实,谋养不谋身。

可怜白华士,永愿凌青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