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襟

开襟何处好,竹下池边地。

馀热体犹烦,早凉风有味。

黄萎槐蕊结,红破莲芳坠。

无奈每年秋,先来入衰思。

形式: 古风

翻译

何处敞开心怀最好呢?唯有竹林下的池塘边。
余热让身体仍感闷热,早早来临的凉风却带着韵味。
黄色的槐花萎缩结籽,红色的莲花凋谢飘落。
无奈每年秋天一到,就先勾起我衰败的思绪。

注释

开襟:敞开衣襟,喻指敞开心扉。
竹下池边地:竹林下的池塘边,古人常以此为清幽之地。
馀热:夏末残留的炎热。
体犹烦:身体仍然感到烦躁不安。
早凉风有味:早秋的凉风带来宜人的气息。
黄萎槐蕊结:槐花枯黄萎缩,花蕊凝聚成籽。
红破莲芳坠:莲花凋谢,芬芳消散。
无奈每年秋:对每年秋季的到来感到无可奈何。
先来入衰思:秋天的到来总是率先引发对衰老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享受自然清凉之乐的意境。开篇“开襟何处好,竹下池边地”两句,便设定了一个幽静、凉爽的场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荫中的水边,感受到微风拂面,心旷神怡。

接下来,“馀热体犹烦,早凉风有味”写出了诗人在炎热夏日中依然能感受到的身体上的不适,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凉爽的期待和享受。这里“馀热”二字生动地描绘出夏季余温未消的体验,而“早凉风有味”则是对清风的渴望与欣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

紧接着,“黄萎槐蕊结,红破莲芳坠”两句,通过对植物花果生长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夏季景象,更是时间流转的一个侧面。黄色的槐花与红色的荷花,都是夏日独有的风情,也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无奈每年秋,先来入衰思”一句,则透露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无奈,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思念。这里“衰思”二字,既指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情表达,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田园图。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不失哲理,是一篇极富有画面感和生活气息的古典诗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忆洛下故园

浔阳迁谪地,洛阳离乱年。

烟尘三川上,炎瘴九江边。

乡心坐如此,秋风仍飒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文柏床

陵上有老柏,柯叶寒苍苍。

朝为风烟树,暮为宴寝床。

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

刮削露节目,拂拭生辉光。

玄斑状狸首,素质如截肪。

虽充悦目玩,终乏周身防。

华彩诚可爱,生理苦已伤。

方知自残者,为有好文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无可奈何歌

无可奈何兮!白日走而朱颜颓,少日往而老日催。

生者不住兮死者不回,况乎宠辱丰悴之外物。

又何常不十去而一来,去不可挽兮来不可推。

无可奈何兮!已焉哉!

惟天长而地久,前无始兮后无终。

嗟吾生之几何,寄瞬息乎其中。

又如太仓之稊米,委一粒于万钟。何不与道逍遥?

委化从容。纵心放志,泄泄融融。

胡为乎分爱恶于生死,系忧喜于穷通。

倔强其骨髓,龃龉其心胸。

合冰炭以交战,祗自苦兮厥躬。

彼造物者,云何不为。此与化者,云何不随。

或喣或吹,或盛或衰。

虽千变与万化,委一顺以贯之。

为彼何非,为此何是。谁冥此心,梦蝶之子。

何祸非福,何吉非凶。谁达此观,丧马之翁。

俾吾为秋毫之杪,吾亦自足。

不见其小,俾吾为泰山之阿。吾亦无馀,不见其多。

是以达人静则吻然与阴合迹,动则浩然与阳同波。

委顺而已,孰知其他。时邪命邪!吾其无奈彼何?

委邪顺邪!彼亦无奈吾何?

夫两无奈何,然后能冥至顺而合太和。

故吾所以饮太和,扣至顺,而为无可奈何之歌。

形式: 古风

日长

日长昼加餐,夜短朝馀睡。

春来寝食间,虽老犹有味。

林塘得芳景,园曲生幽致。

爱水多棹舟,惜花不扫地。

幸无眼下病,且向樽前醉。

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