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

日长昼加餐,夜短朝馀睡。

春来寝食间,虽老犹有味。

林塘得芳景,园曲生幽致。

爱水多棹舟,惜花不扫地。

幸无眼下病,且向樽前醉。

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

形式: 古风

翻译

白天变长,饭量也增加了,夜晚短暂,仍有余暇小憩。
春天来临,作息之间,即便年老也充满乐趣。
林塘映着美景,园林弯曲处生出幽静的情趣。
喜欢水多的地方常常划船,珍惜花朵而不去扫地。
庆幸眼前没有疾病,暂且在酒杯前陶醉。
身外之事无需多言,人间本就无太多烦忧。

注释

日长:白天时间延长。
昼加餐:增加饭量。
夜短:夜晚时间短暂。
寝食间:指作息时间。
犹有味:仍然有乐趣。
芳景:美丽的景色。
幽致:幽静的意境。
棹舟:划船。
惜花:爱护花朵。
眼下病:眼前的困扰或疾病。
樽前:酒杯前,代指饮酒的情境。
身外何足言:身外之事不必挂念。
人间本无事:世间本无太多烦恼的事。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简单生活的享受与珍惜。"日长昼加餐,夜短朝馀睡"表达了春季白昼延长、夜晚缩短,人们因此有更多时间用于进食而较少时间用于早晨的休息。"春来寝食间,虽老犹有味"则透露出诗人即使年迈,也仍然能够从春天带来的宁静生活中找到乐趣。

"林塘得芳景,园曲生幽致"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自然界的美好景色,其中“林塘”指的是树木成荫的小溪,“芳景”则是指春天花开满径的美丽景观;“园曲”即是园中蜿蜒的小路,“幽致”则形容园内春意盎然、环境幽静。

"爱水多棹舟,惜花不扫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爱护。"幸无眼下病,且向樽前醉"则是诗人庆幸自己没有疾病,而是选择在酒桌前尽情享乐。

最后一句"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显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心境,认为除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值得过多挂念。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安逸自在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日渐长赠周殷二判官

日渐长,春尚早。

墙头半露红萼枝,池岸新铺绿芽草。

蹋草攀枝仰头叹,何人知此春怀抱。

年颜盛壮名未成,官职欲高身已老。

万茎白发真堪恨,一片绯衫何足道。

赖得君来劝一杯,愁开闷破心头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月夜登阁避暑

旱久炎气盛,中人若燔烧。

青风隐何处,草树不动摇。

何以避暑气,无如出尘嚣。

行行都门外,佛阁正岧峣。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

开襟当轩坐,意泰神飘飘。

回看归路傍,禾黍尽枯焦。

独善诚有计,将何救旱苗。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犬鸢

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

门前何所有,偶睹犬与鸢。

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

腹舒稳贴地,翅凝高摩天。

上无罗弋忧,下无羁锁牵。

见彼物遂性,我亦心适然。

心适复何为,一咏逍遥篇。

此仍著于适,尚未能忘言。

形式: 古风

王夫子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

道途虽远位虽卑,月俸犹堪活妻子。

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

近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

行道佐时须待命,委身下位无为耻。

命苟未来且求食,官无卑高及远迩。

男儿上既未能济天下,下又不至饥寒死。

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都相似。

紫绶朱绂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

王夫子,别有一事欲劝君,遇酒逢春且欢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