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未能真正地隐居,姑且在城市中寻求片刻宁静
长久的悠闲胜过短暂的闲暇

注释

未成:未能够。
小隐:小小的隐居。
聊中隐:姑且在城市中隐居。
可得:能够得到。
长闲:长久的闲暇。
胜:胜过。
暂闲:暂时的闲暇。
我本:我原本。
无家:没有固定的居所。
更安往:更不知道去哪里安身。
故乡:家乡。
无此:没有这样的。
好湖山:美丽的山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开篇“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即便不能完全归隐,也愿意享受片刻的安宁,因为这种状态远比匆忙的休息更为珍贵。

接着“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则透露出诗人的淡泊名利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诗人自称“无家”,表明他心中的归宿不在尘世的房舍,而是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同时,他赞叹眼前的湖山之美,超过了他记忆中故乡的风光,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于现时美好景致的珍惜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简洁自然的语言,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是苏轼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的一次生动展现。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凉飙呼不来,流汗方被体。

稀星乍明灭,暗水光瀰瀰。

香风过莲芡,惊枕裂鲂鳢。

欠伸宿酒馀,起坐濯清泚。

火云势方壮,未受月露洗。

身微欲安适,坐待东方启。

形式: 古风 押[荠]韵

宿馀杭法喜寺,寺后绿野堂,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

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北望苕溪转,遥怜震泽通。

烹鱼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宿临安净土寺

鸡鸣发馀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

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

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

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

废兴何足吊,万古一仰俯。

形式: 古风

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

落日岸葛巾,晚风吹羽扇。

松间野步稳,竹外飞桥转。

神功凿横岭,岩石得巨片。

直渡千人沟,下有微流泫。

冈峦蔚回合,金碧烂明绚。

缅怀异姓王,负担此乡县。

长逢胯下辱,屡乞桑间饭。

谁谓山石顽,识此希世彦。

凛然英气逼,屹起犹耸战。

他年万骑归,父老恣欢宴。

锦绣被原野,金珠散贫贱。

窦融既入朝,吴芮空记面。

荣华坐销歇,阅世如邮传。

惟有长明灯,依然照深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