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形式: 古风

翻译

琴声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互诉衷肠,又夹杂着嗔怪之声。
忽地一下琴声变得高亢雄壮,好似勇士骑马奔赴战场杀敌擒王。
一会又由刚转柔,好似浮云、柳絮漂浮不定,在这广阔天地之间悠悠扬扬。

注释

昵昵:亲热的样子。
一作“妮妮”。
尔汝: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
这里表示亲近。
划然:忽地一下。
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听颖师弹琴》,通过描述一个男子在听颖师弹琴时的感受,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诗中“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几句,描绘了一种温馨而又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儿女之语传达出恩爱与怨恨交织的生活画面。

接着,“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表现了男子从平和生活中突然被激励起来,像一位勇敢的战士般投入战斗,这里的“划然变轩昂”形容音乐的力量与变化,令人印象深刻。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则是对男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比喻,他的心灵像没有根基的浮云和柳絮,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自由飘荡。这种写法富有哲学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精神自由的思考。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描绘了一种从喧闹中突现孤独高贵景象的画面,这里“孤凤皇”可理解为男子在听琴时突然感受到的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则是对这种精神追求和现实挫败的描述,表达了男子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

最后,“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是诗人表达自己在听到颖师琴声后,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场景。这里的“嗟余有两耳”,既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也反映出对现实世界冷酷无情的一种无奈。通过“湿衣泪滂滂”的形象,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激动和悲哀。而最后一句“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则是对颖师琴艺的赞美,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慰藉,表达了即使在冰冷的现实中,也有温暖之物能够触动自己的心灵。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岐山下二首(其二)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皇。

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

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李员外寄纸笔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李花二首(其一)

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

旁有一株李,颜色惨惨似含嗟。

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

忽忆前时经此树,正见芳意初萌牙。

奈何趁酒不省录,不见玉枝攒霜葩。

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反旆羲和车。

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李花二首(其二)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拿。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

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