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次张子虞韵

东风飞絮。宝枕纱厨何处住。筝笛匆匆。

蓦地回眸烛影中。昔尘如海。妆阁风神应未改。

手折花枝。忆煞空阶刬袜时。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减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似曾相识的情感追忆。开篇“东风飞絮”便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是主人公在春风中回忆起往日的时光。接下来“宝枕纱厨何处住”,一句问语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暗示着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寻与怀念。

“筝笛匆匆,蓦地回眸烛影中。”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某个瞬间的回望,筝笛声中,烛光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种突然的回眸,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让人体会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昔尘如海,妆阁风神应未改。”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过去的记忆比作深不可测的大海,既表达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又暗示了这些记忆虽已遥远,但其影响依然深远。同时,“妆阁风神应未改”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即使岁月流转,那份独特的气质与风采依旧不变。

最后,“手折花枝。忆煞空阶刬袜时。”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通过具体的动作——折花,唤起了对过去某个特定时刻的回忆。在这里,“空阶刬袜”可能指的是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台阶上,穿着袜子行走的情景,这一细节充满了孤独与思念的意味。整首词在结尾处以这样的画面收束,既给人以回味的空间,也完美地呼应了开头的“东风飞絮”,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美感。

综上所述,《减兰》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关于回忆与怀旧的情感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86)

杨葆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浦.黄恂甫丈归帆安稳图

波浪忽滔天,问涛神、掀翻海底何故。

帆脚下垂垂,龙堂里、谁更许人飞渡。

长年束手,倚桅骤听神乌语。隔江远树。

饶依旧桑田,一家团聚。

私怜橐笔驱驰,记六度飙轮,轻如鸥鹭。

令子喜同舟,长风起、商确木华词句。

瀛寰似镜,吮毫忘却惊人处。按图细数。

看六百人中,应多奇遇。

形式: 词牌: 南浦

绮罗香.题纨扇仕女

瘦影梧桐,微凉院落,人到愁城深处。

夜色沈沈,只听玉阶蛩絮。

拟腰肢、杨柳春风,比姿态、芙蓉秋雨。

甚凄凉、一曲琴心,无人堪解个中语。

伤时应叹未遇。那更谗工掩袖,蛾眉群妒。

纨扇秋风,吟到弃捐诗句。

问新妆、懒学趋时,任更箭、暗移清曙。

待知音、金屋相怜,贵时方共悟。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水调歌头.庚辰中秋冯树丈以尊公少麇先生古铁斋图属题,次坡仙丙辰中秋词韵

娲氏有奇癖,炼石补苍天。

不知唾弃余石,沈没几何年。

岂意笔墨之外,独有参微妙法,屈铁一枝寒。

奇字古文趣,老曼钝丁间。小斋净,翻晋籀,倦忘眠。

梅花更有楼在,朱白剔方圆。

能解说经精义,更识说文余意,刻画艺才全。

秋夜展遗册,永叹月娟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庚辰中秋,用坡仙丙辰中秋韵

楼阁最高处,秋水亘长天。

剧怜江上明月,浩荡不知年。

但见圆灵清澈,倘少琼浆玉液,何计却秋寒。

千里共遥诉,疑在有无间。对良夜,思远道,难能眠。

有情最苦离别,难盼客中圆。

但愿杯中长满,更说坐中长醉,乐事到今全。

问月寂无语,桂影独便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