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灾(其四)

剺面风吹两鬓萧,此行敢惮涉嶕峣。

有怀欲抵将军澳,何处重寻菩萨寮。

飓母秋涛曾作谑,海翁春日要来朝。

嗟嗟且共安耕钓,定卜尧天雨露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首句“剺面风吹两鬓萧”,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风雪交加、寒气逼人的景象,同时借“剺面”这一形象,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的坚韧不拔。接着,“此行敢惮涉嶕峣”一句,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的决心,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有怀欲抵将军澳,何处重寻菩萨寮”两句,通过“将军澳”和“菩萨寮”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蕴含着对未来重建家园的希望。这两句诗情感细腻,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飓母秋涛曾作谑,海翁春日要来朝”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人格化,生动地描绘了飓风与大海在秋季的戏谑场景,以及春天海鸥前来朝拜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这两句诗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最后,“嗟嗟且共安耕钓,定卜尧天雨露饶”表达了诗人面对灾后重建的现实,选择与土地为伴,过着简单而自给自足的生活,同时坚信未来会充满恩泽。这两句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94)

周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庆十六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善诗画,尤工山水。未第时,每阴雨辄入山观烟云出没,以资画趣。有《内自讼斋杂刻》等

  • 字:仲礼
  • 号:云皋
  • 籍贯:浙江富阳

相关古诗词

寄台湾平远山观察庆诗以代柬

澎湖一岛若可弃,乃与台厦相控援。

屹立沧溟大海中,褊小疆隅难比县。

不产禾苗产杂粱,习惯波涛业渔佃。

去秋台飓风为灾,咸雨飞飞浪花溅。

今春渤澥我开帆,海波阵阵心旌战。

及抵澎山日已迟,人无人色面非面。

那得薯丝煮为縻,但捞海菜日充咽。

苟非义仓钱三千,民命不绝已如线。

凤山徐令目见之,分查户口同二掾。

酌济灾黎办八分,薯米金钱亦云遍。

圣恩如海自汪洋,大府关心尤眷恋。

蔡子澎湖特起才,献我新诗颇婉嬿。

心伤梓里少多藏,社仓欲救饥馑荐。

书生识见未云周,我读其诗心窃善。

绸缪未雨小民知,康济同心吾辈见。

社与义仓理则同,力苦澎民孱且倦。

台阳乃是产米区,盍酌盈虚权通变。

以补不足赖有馀,集众人力工易奠。

拨数千石资澎湖,有备无患民欣忭。

社仓义仓分或兼,官捐民捐从所便。

常平额设有成规,兵米无多曾借碾。

但令海岛富仓储,宿饱家家米价贱。

旱潦倘或遇偏灾,岂作仓皇幕巢燕。

我公台海颂神君,定有吁谟计安晏。

同舟共济合献知,越俎代谋自嫌擅。

作歌聊以当书笺,博得开缄一笑冁。

来朝闻说好开船,怕见风涛笔先颤。

形式: 古风

清明有感

海上春光绝可怜,清明谁把柳条牵。

馁而并及墦间鬼,不见飞飞插纸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咏物二十四首

螺杯五色灿生花,海外磨成只几家。

遗我故人斟酒看,不知可否抵银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咏物二十四首

老蚌无成老水滨,珍珠吐尽不堪珍。

平生自是甘瓢饮,半个壶芦尚挂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