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挽词

持家不废夜窗书,未了功名志竟违。

是处青山曾对饮,祇今白羽为谁挥。

杨花乱落春无极,燕子重来人已非。

手斸苍烟营葬地,可堪晴树转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他坚持夜晚读书治家,但未能实现功名的愿望终究成空。
曾经与友人在青山下对酒畅饮的地方,如今只剩我独自挥舞白羽(可能是酒杯)。
春天杨花纷飞,无尽的春光中人事已非,燕子归来却发现旧人不在。
亲手在青烟缭绕之地挖坑准备安葬,怎能忍受晴天的树木映照着斜阳的凄凉景象。

注释

持家:管理家务。
夜窗书:夜晚读书。
违:违背,未能实现。
是处:处处,各处。
白羽:白色的羽毛,这里可能指酒杯。
挥:挥动。
杨花:柳絮。
春无极:春天无尽。
人已非:人事已变,人不在。
手斸:亲手挖掘。
苍烟:青烟,形容环境幽静。
晴树:晴朗天气中的树木。
斜晖: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现实中的无奈。开篇两句“持家不废夜窗书,未了功名志竟违”,表明诗人曾在夜深时分坚守家庭,勤奋读书,以期实现功名之志,但最终却未能如愿。"是处青山曾对饮,祇今白羽为谁挥",则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同畅饮于青山之下的美好时光,而现在却只剩下白色的羽扇无力地挥舞,没有了昔日的欢乐。

接下来的两句“杨花乱落春无极,燕子重来人已非”,写出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情景。杨花纷飞,春天似乎没有尽头,但实际上诗人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归巢的燕子再次来临,却见证了人们早已物是人非。

末尾两句“手斸苍烟营葬地,可堪晴树转斜晖”,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用手中的笔(或可理解为锄头)在浓烟中勾画出自己的墓地,心中充满了对死亡的预感;同时,晴朗的树木下斜阳的投影,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无奈和生命易逝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寿教授(其二)

精神天上石麒麟,器业无双间世人。

欲展经纶趋北阙,暂将去范董南闽。

綵衣戏处劝声溢,绛帐开时瑞气新。

虔祝我公难老寿,八千为岁比庄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报具阙

百不如人且罢休,又携书册上孤舟。

归欤雅有一黄犊,愧甚向来双白鸥。

但得浊醪供燕社,不妨明月老菟裘。

研冰自补山人处,莫为区区费庙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时事

閒身久矣属烟波,时事谁传到钓蓑。

无一可忻真老矣,有三太息奈渠何。

君为尧舜宁非幸,人在羲皇不啻过。

击壤共歌年谷熟,此生帝力已居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杨妃牡丹

马嵬残恨久销沈,花撚妆痕尚不禁。

当日愿为连理木,春风不负合欢心。

病维摩减诗情尽,穷孟尝添酒债深。

醉面欲醒如有旧,沈香亭北记曾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