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邱谒和靖祠

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

如车去只轮,跬步不可移。

夫子受师说,惟敬实所持。

升堂逮易箦,参倚日在兹。

遗言落人间,考论极研几。

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釐。

大学著明法,格物及楷梯。

放心苟不收,穷格将安施。

古人贵为己,末俗多外驰。

岂无实践者,兹焉当反思。

晚生拜遗像,敷衽跪陈词。

愿言服予膺,没齿以为期。

形式: 古风

翻译

修养应以尊敬为本,求学在于获取知识。
如同车轮失去其中一环,每一步都不能移动。
孔子接受师教,恭敬是他始终坚持的原则。
从入门到临终,这个过程都在遵循恭敬之道。
老师的遗训留在世间,深入研究和探讨。
内心要保持收敛,任何微小的偏差都不容许。
《大学》阐明法则,包括格物致知和行为准则。
若不约束放纵的心,穷究事物的法则将无法实施。
古人重视自我修养,现代社会许多人追求外在。
难道没有实践的人吗?这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
后辈向遗像行礼,坦诚跪下陈述心意。
希望我的言行能深深刻入内心,直至生命终结。

注释

涵养:修养。
敬:尊敬。
进学:求学。
致知:获取知识。
跬步:一小步。
夫子:孔子。
师说:师教。
易箦:临终。
参倚:遵循。
遗言:老师的遗训。
考论:研究。
收敛:约束。
毫釐:微小差距。
大学:古代经典。
格物:穷究事物。
楷梯:行为准则。
放心:放纵的心。
穷格:穷究。
古人:古代人。
末俗:现代社会。
实践者:有实际行动的人。
反思:思考。
晚生:后辈。
遗像:去世者的画像。
敷衽:坦诚。
服予膺:深深刻入内心。
没齿:终身。

鉴赏

这首诗名为《虎邱谒和靖祠》,作者徐侨是宋代文人。诗中表达了对学习态度的深刻见解,强调敬意与求知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如同车轮,步步推进,必须保持敬慎。诗人提到孔子尊师重道,敬意贯穿始终,无论生活还是学术,都应以此为准则。他还提到,学习应注重内心修养,不能放纵,要遵循大学之道,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提升自我。最后,诗人向和靖祠致敬,表达自己终身奉行这些教诲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和靖祠为背景,寓含了对个人品德修养和学术追求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道德理想和教育理念。

收录诗词(85)

徐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看栽菊

我生随所止,唯种竹与菊。

菊靓而无华,竹清而不俗。

渊明兴悠然,子猷爱之酷。

夫我乃兼之,佳趣于尔足。

形式: 古风

送施持正司理解官

人生会合难,四海皆兄弟。

解后若为寮,为情乃其至。

严陵虽陋邦,山水固佳致。

宦游于其间,亦未为失计。

嗟嗟我辈人,志不在名利。

所趋必踏正,所论必根义。

圣门有格言,胡不慥慥尔。

险夷融一心,相与共守此。

维君更直谅,多闻且知礼。

责善有忠告,规失无因避。

人或苦难合,我匪以为具。

始如石落落,终似旂旎旎。

入议必追联,出游必连轨。

朝夕恃驩比,同襟能有几。

君今先我去,落漠将何委。

政此黯销魂,临分不我鄙。

绝无儿女悲,慨慷及治己。

窃闻之先儒,物我均一理。

达人宏大观,曲士局偏倚。

偏倚狭一隅,爱恶无公是。

大观归众善,宽平有馀地。

理义固无穷,虚心知所止。

感君谦自牧,使我愁翻喜。

还以作赠言,相观要终始。

形式: 古风

莺兮歌

莺兮莺兮载好音,羽毛自珍兮藏山林。

春出依柳兮秋隐林深,丘隅有木兮游知所止。

睍睆求友兮期远匪比,出处有度兮观者为仪。

温乎其声和兮,听者心夷。

莺兮□其禽乎,其禽之君子欤。

形式: 古风

宿野墅五更窗月照瓶中老梅清甚有感

桃李纷纷一饷花,风清月白老生涯。

取之无尽山林藏,求而有馀农圃家。

游是理中无愧慊,乐吾心处是荣华。

较他弦管凄凉地,卮酒杯羹总自奢。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