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大智思济物,道行心始休。

垂纶自消息,岁月任春秋。

纣虐武既贤,风云固可求。

顺天行杀机,所向协良谋。

况以丈人师,将济安川流。

何劳问枯骨,再取阴阳筹。

霸国不务仁,兵戈恣相酬。

空令渭水迹,千古独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大智慧的人思考着如何帮助万物,道德修养达到了内心的平静。
他独自垂钓,借此传达信息,任凭时光流逝,春秋更迭。
尽管商纣暴虐,但武力贤明,风云变幻仍可期待。
顺应天意,施展杀伐之机,行动中总是有良好的策略。
更何况作为长者导师,他要引导社会安定如川流不息。
何必再去询问亡者的遗言,只需权衡天地之道即可。
强大的国家不追求仁德,战争频繁,相互攻击。
只留下渭水的遗迹,历史长河中孤独无依。

鉴赏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李涉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历史与时事的深刻洞察。"大智思济物,道行心始休"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化治国安邦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这两句寓意深远,既有对圣明君主的大智慧的赞美,也蕴含着个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垂纶自消息,岁月任春秋"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垂纶”象征着帝王或高官之手中的权力,"消息"则意味着信息和指令,而"岁月任春秋"则是对时间流逝与季节更迭的一种顺其自然的接受。

接下来的"纣虐武既贤,风云固可求"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历史上昏庸暴君(如商纣)和英明武将的评价,以及对他们可能引发的天变地异的探讨。这里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社会事件相互关联的观念。

"顺天行杀机,所向协良谋"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遵循天道进行政治选择和军事行动的主张。这不仅是战略上的考虑,也反映出古代中国哲学中"顺天"思想的影响。

紧接着的"况以丈人师, 将济安川流。何劳问枯骨,再取阴阳筹"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圣先贤(丈人)智慧的仰望,以及希望通过他们的教诲来平定江河、安抚民心。这里也隐含着对古代哲学如《易经》中阴阳变化的理解和运用。

最后两句"霸国不务仁,兵戈恣相酬。空令渭水迹,千古独悠悠"则是一种深沉的历史反思与哀叹。诗人对于那些不以仁政治国、只知征战的国家和君主表示出深切的失望,同时也对那些因战争而留下痕迹的河流感到无比的悲凉。这两句充满了悲壮和苍凉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和精神追求,更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一种深远的哲理与时代关怀。

收录诗词(125)

李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诗》一卷。存词六首

  • 字:不详
  •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约80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岳阳别张祜

十年蹭蹬为逐臣,鬓毛白尽巴江春。

鹿鸣猿啸虽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山疟困中闻有赦,死灰不望光阴借。

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

巫峡洞庭千里馀,蛮陬水国何亲疏。

由来真宰不宰我,徒劳叹者怀吹嘘。

霸桥昔与张生别,万变桑田何处说。

龙蛇纵在没泥涂,长衢却为驽骀设。

爱君气坚风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

洛下诸生惧刺先,乌鸢不得齐鹰鹞。

岳阳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

新钉张生一首诗,自馀吟著皆无味。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形式: 古风

牧童词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形式: 古风

春山三朅来(其一)

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

野竹初栽碧玉长,澄潭欲下青丝短。

昔人避世兼避雠,暮栖云外朝悠悠。

我今无事亦如此,赤鲤忽到长竿头。

汎汎随波凡几里,碧莎如烟沙似砥。

瘦壁横空怪石危,山花斗日禽争水。

有时带月归扣舷,身闲自是渔家仙。

形式: 古风

春山三朅来(其二)

山上朅来采新茗,新花乱发前山顶。

琼英动摇钟乳碧,丛丛高下随崖岭。

未必蓬莱有仙药,能向鼎中云漠漠。

越瓯遥见裂鼻香,欲觉身轻骑白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