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其三)

洞天更奇阔,仙乎飞来峰。

峥磷低打头,崔巍峭摩空。

树荫千障黑,僧咒一灯红。

线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珑。

非秋垂白露,当暑生凉风。

何必摩崖篆,斑剥蚀苔封。

何必佞释老,镂石害天工。

我游亦飞来,雪泥著爪鸿。

枕石不须归,梦入华虚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游览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的景象,以及傍晚从孤山步行返回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以及个人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首句“洞天更奇阔”,开篇即点出游览之地的神秘与广阔,引人遐想。接着,“仙乎飞来峰”一句,将飞来峰赋予了仙气,仿佛是仙境中的存在,增添了神秘色彩。

“峥磷低打头,崔巍峭摩空”描绘了山峰的峻峭与险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山势的雄伟。而“树荫千障黑,僧咒一灯红”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夜晚森林的深邃与僧侣修行的宁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线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珑”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奇妙与自然的精妙,仿佛连接着另一个幻想的世界,玉乳的滴落则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清雅。

“非秋垂白露,当暑生凉风”巧妙地运用季节的变化,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受到清凉与宁静,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

“何必摩崖篆,斑剥蚀苔封”和“何必佞释老,镂石害天工”两句话,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对人工雕琢的反思,强调了自然本身的美与价值,反对过度的人为干预。

最后,“我游亦飞来,雪泥著爪鸿。枕石不须归,梦入华虚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即使是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心灵的飞翔与宁静,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其四)

陡觉丛岩暗,猿呼山谷应。

山灵不许留,恍惚惊梦醒。

徘徊影零乱,长啸林木震。

入山难出山,迤逦寻仄径。

斜照射西岚,溪流送清听。

袖携鹫岭云,身惹凤林磬。

返棹放鹤亭,晚风吹阵阵。

回顾两高峰,遥锁晚烟暝。

形式: 古风

偕顾篆云晚步江塘观老渔结网

炎夏坐华屋,此身常缚束。

落日眺江塘,同人话心曲。

塘行不数武,几艇江头宿。

中有一渔翁,破网手补独。

小儿沽酒归,炉火炊脱粟。

道是换鱼来,今日青钱足。

明朝还打鱼,网破愁难续。

所以閒暇时,缝纫期敏速。

我闻老渔言,忘言步往复。

越山隔岸青,无心云相逐。

形式: 古风

秋初偕伯兄泛西湖值雨(其一)

新秋同雁至,幸得不离群。

湖水清清抱,山南山北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秋初偕伯兄泛西湖值雨(其二)

看云四时起,一棹冲波去。

堤柳尽萧萧,蝉声无觅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