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水仙花

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靘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愧兰荪,高操摧冰霜。

湘君谢遗楪,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隆冬时节百花凋零,江边梅花独自绽放。
在杂草丛生的地方,竟然也有春风带来的芬芳。
繁花如翠羽披肩,洁白如玉的面容展现。
戴着黄色的帽子,如同独立的君子,身着朴素如水仙的装扮。
柔弱的植物虽惭愧于兰荪的高贵,但高尚的情操能抵挡严寒。
湘君拒绝了赠送的碟子,汉水之滨也羞于接受耳环。
可叹那些世俗之人,心中只有欲望,焚烧了内心的忠诚。
他们只知追求美艳,怎知坚守贞洁的重要性。
柏舟的誓言凄凉,终风的篇章令人悲痛。
伟大的遗志犹存,千百年来不应被遗忘。

注释

隆冬:严冬。
凋:凋谢。
江梅:江边的梅花。
蓬艾:杂草。
底:之下。
春风香:春风中的香气。
纷敷:繁多。
翠羽帔:翠绿的羽毛披肩。
温靘:温和美丽。
黄冠:黄色帽子。
独立:独立不群。
水仙装:水仙般的朴素装扮。
弱植:柔弱的植物。
愧:惭愧。
兰荪:兰花和荪草,象征高贵。
湘君:古代神话中的湘水女神。
谢遗楪:拒绝赠送的碟子。
汉水:汉水。
羞捐珰:羞于接受耳环。
世俗人:普通人。
欲火:欲望之火。
衷肠:内心。
慕佳冶:羡慕美艳。
怀贞刚:坚守贞洁。
凄凉:悲凉。
柏舟誓:柏舟之誓(指忠诚的誓言)。
终风章:终风之章(指悲歌)。
遗烈:遗留的英烈精神。
千载:千年。
不可忘:不应忘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在隆冬时节独自开放的孤傲景象。诗人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描述的是在严寒的冬季,大多数植物已经凋零,只有水仙花独自绽放,它的清香犹存,显得格外孤傲。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强调了水仙花即便生长在泥土之中,也能散发出如同春天般的芬芳。这里蕴含着诗人对坚韧不拔、自我净化的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 "纷敷翠羽帔,温靘白玉相。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则是通过对水仙花外形的描绘,来暗示诗人自身的精神状态和审美追求。翠羽帔与白玉相比喻了水仙花清新脱俗的特质;黄冠表独立则显示出诗人的超然姿态。

"弱植愧兰荪,高操摧冰霜"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修养的自谦之意,以及面对严酷环境时仍能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

至于 "湘君谢遗楪,汉水羞捐珰" 则是借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

最后几句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是对那些追求物质享乐、不知精神之美的人的批评和感慨;而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孤独不群、坚守艺术理想的自勉。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是一篇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雪梅二阕奉怀敬夫(其一)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雪梅二阕奉怀敬夫(其二)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调歌头(其二)次袁仲机韵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炼丹成。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水调歌头(其一)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