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武亭别周申团练

湖光一片绮筵开,老矣将军去复来。

漫说风尘轻似叶,岂教笳鼓动如雷。

悲歌气喷三河少,武略功高八阵才。

平望塞亭曾耀武,汉家空数单于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锐的作品,名为《耀武亭别周申团练》。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英雄将军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英勇事迹的怀念。

首句“湖光一片绮筵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景,水面如同细密的网。这里通过湖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和平的氛围,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埋下伏笔。

接着,“老矣将军去复来”表明诗人对那位年迈将军离别的不舍之情。将军一生英勇,但岁月匆匆,时光荏苒,他的征战生涯即将画上句点,这种离别让人感慨。

“漫说风尘轻似叶”中的“风尘”,通常指的是世间纷争和战争,通过比喻“轻似叶”,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英雄将军所经历战乱的回忆。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岂教笳鼓动如雷”则是说,即使是轻微的风声,也能让人联想到战争中震天动地的军鼓之声。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虽然现在平静,但战争的阴影依然在。

“悲歌气喷三河少”中的“悲歌”,可能是指将军离别时所唱的歌曲,或是诗人对这次离别的感慨之情。这里的“三河”,通常指的是历史上某些特定的战场或地点,通过提及这些地名,强化了英雄事迹的重要性。

“武略功高八阵才”则是赞扬将军的军事才能和战绩。八阵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法,用以形容将军的高超武略和丰富的战斗经验。

最后,“平望塞亭曾耀武,汉家空数单于台”,诗人通过提及“平望塞亭”,回忆了过去与将军共同守卫边关的情景。这里的“汉家”,通常指的是汉代,而“空数单于台”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扬,虽然时光流逝,但那些英勇的事迹依旧在人们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将军离别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其英勇事迹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历史情怀。

收录诗词(32)

孙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长公赞

千载人,百世士。知正统,明大义。汉丞相,蜀先主。

同公心,烛三光。为岳渎,为星云。今不死,髯将军。

形式: 古风

泊平望吊玄真子

仙非胜地仙不升,地非仙迹地不灵。

古今绝胜天下景,多为羽客梯云軿。

松江之南平望驿,千古清名垂载籍。

遗基废井虽不存,依旧湖光接天碧。

我闻在昔张玄真,平生活计一钓纶。

浮家泛宅戏人世,龟鱼为友蒹葭邻。

故人分符刺苕水,东游历遍溪山美。

翩然联璧至此乡,回视尘寰如敝屣。

酒酣水戏身甚轻,席行水面同舟声。

祥云瑞鹤歘然至,泛此凌空归太清。

西塞山边飞白鹭,其间尽有朝元路。

绿蓑平日恣遨游,何忍临岐弗相顾。

争知万顷玻璃中,清都紫府遥相通。

故来成此一奇事,欲将名姓传无穷。

风帆过后沙鸟坠,灵迹虽存人不记。

白蘋红蓼自争妍,谁识此为真福地。

何人好事能挥金,结庐绘像湖之阴。

寒泉一盏荐秋菊,往来不负诗人心。

玄真今在天何处,独立河梁望飙驭。

丹台玉籍若相容,携手乘风共归去。

形式: 古风

虏警

载将倾国尔为真,我梦扁舟作比邻。

今日避兵真是梦,可知夙世有奇因。

五湖烟水罨如画,鸱夷老子舍其下。

千秋声气梦相通,此地居停尔当借。

仙乎仙乎与世忘,何年归老耕閒堂。

形式: 古风

得家书和陶渊明问来使作

我家平湖边,碧水豁清目。

儿读谁氏书,庭开几株菊。

绿笋可曾抽,银鱼想当馥。

尔归语细君,涤圃秫须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