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四)

老人八十馀,不识城市娱。

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馀。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不懂城市的繁华娱乐。
命运偶然忽略了他,他的同辈们都已化为废墟。
他一生从未跨过长江,水北边有个隐秘的居所。
他亲手种着荔枝树,密密麻麻有三百棵。
不要说陈家的紫色荔枝,恐怕它们的甘甜也比不上。
你若来访,就坐在树荫下,荔枝吃不完可以带回家。
回去时别忘了给孩子们带些,空着手回去心里会空虚。
如果有酒,请拿给我喝,不必问是否有钱购买。

注释

老人:指年纪大的人。
馀:剩余。
城市娱:城市的娱乐活动。
造物:大自然。
遗漏:忽略。
同侪:同辈人。
丘墟:废墟。
水北:长江以北。
幽居:隐秘的住所。
荔支子:荔枝果实。
合抱:环绕、包围。
三百株:三百棵。
陈家紫:陈家的紫色荔枝品种。
甘冷:甘甜且凉爽。
君:你。
饱食:饱餐。
儿子:孩子。
怀抱:心里的挂念。
不可虚:不能空着。
酒:酒。
饮我:请我喝。
钱有无:是否有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热爱。老人年过八十,对城市的繁华无动于衷,他的世界是简单而宁静的。"造物偶遗漏"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而"同侪尽丘墟"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显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则描绘了一幅农夫在田间劳作的画面,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土地和农业生活的依恋。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品味和生活选择的坚持,不随波逐流。"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馀"则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对简单美好的享受。

最后两句"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珍视和对生活纯粹乐趣的追求,这也反映出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首诗通过这些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五)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

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

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六)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

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

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

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

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

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形式: 古风

次韵正辅表兄江行见桃花

曲士赋《怀沙》,草木伤莽莽。

德人无荆棘,坐失岭峤阻。

我兄瑚琏姿,流落瘴江浦。

净眼见桃花,纷纷堕红雨。

萧然振衣裓,笑问散花女。

我观解语花,粉色如黄土。

一言破千偈,况尔初不语。

可怜一转话,他日如何举。

故复此微吟,聊和鸥鸦橹。

江边闲草木,闲客当为主。

尔来子美瘦,正坐作诗苦。

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

愿兄理北辕,六辔去如组。

上林桃花开,水暖鸿北翥。

形式: 古风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其一)

孤臣南游堕黄菅,君亦何事来牧蛮。

舣舟蜑户龙冈窟,置酒椰叶桄榔间。

高谈已笑衰语陋,杰句尤觉清诗孱。

博罗小县僧舍古,我不忍去君忘还。

君应回望秦与楚,梦涉汉水愁秦关。

我亦坐念高安客,神游黄蘖参洞山。

何时旷荡洗瑕谪,与君归驾相追攀。

梨花寒食隔江路,两山遥对双烟鬟。

归耕不用一钱物,惟要两脚飞孱颜。

玉床丹镞记分我,助我金鼎光斓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