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作意未尽更仿崔司勋体

江流遥望古人去,谁使高楼名望江。

此楼千载几存毁,日日空江淘急泷。

西属延陵留片石,东封黄歇玷名邦。

摇情莫共烟波远,输与吴姬春酒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的壮丽。诗人站在江边,遥望远处,似乎在追寻着古人的足迹,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江流遥望古人去”,开篇即以江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古人已逝,留下的是无尽的回忆与思考。“谁使高楼名望江”,高楼的存在,或许是为了纪念过往,或是为了眺望远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意义?这句诗中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此楼千载几存毁,日日空江淘急泷”,高楼历经千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更迭,如今只能在空荡荡的江面上,见证着急流的冲击。这里不仅是在描述物理上的存在与消失,更是在探讨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与消亡。

“西属延陵留片石,东封黄歇玷名邦”,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延陵季子和黄歇。延陵季子以诚信著称,留下了一块石碑作为信物;黄歇则因功高盖主而受到指责。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名誉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行为后果的反思。

“摇情莫共烟波远,输与吴姬春酒缸”,最后两句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广阔无垠的江面,诗人的心绪随波逐流,难以自持。他羡慕那些能与春酒相伴、享受生活的人们,似乎在暗示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个人情感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时期文人情怀的体现。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雨次钱双山秋灯韵

飒飒萧萧寄恨迟,阶庭秋草尚葳蕤。

清愁难共蕉心展,旧意还惊竹泪随。

深锁帘栊人去后,峭寒衾枕夜阑时。

却嫌灯底虫声急,絮断离肠总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叠前韵

独夜沈沈怯睡迟,昏灯小草委红蕤。

衣经刀尺心先碎,寒入关山梦未随。

病叶风枝怜往迹,落花烟草溯春时。

铅华销歇浑何事,诉与来宵明月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夜坐偶兴二首(其一)

萧萧草树掩重门,灯底流光数梦痕。

黄茧绵多感丝子,绿苔花谢怨王孙。

飙回瀛海蓬山远,雨湿秋河破镜昏。

欲采海棠寄红泪,不堪重与话蓬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夜坐偶兴二首(其二)

宿雨淹淹月上迟,断魂应是夜灯知。

露凝兰蕙留芳泽,花老菖蒲怨失时。

春草经年还揽结,秋蚕竟夕未成丝。

问遗空忆双珠佩,愿托铙歌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