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元孝北田不遇投宿僧舍

轻舟閒信海门潮,上访玄亭水木辽。

山掩夕阳愁客路,钟闻明月有僧寮。

身閒却与清修合,里厚曾知理学标。

一路川原丛玉树,寒香忆过敢辞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友人未遇,夜宿僧舍的体验。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

首联“轻舟闲信海门潮,上访玄亭水木辽”以轻舟游历起笔,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行旅状态,以及对远方神秘玄亭的向往。水木辽阔,暗示了旅途的悠长与景色的壮丽。

颔联“山掩夕阳愁客路,钟闻明月有僧寮”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山峦遮挡着即将落下的夕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氛围,仿佛在暗示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在明月的映照下,更添了几分禅意与宁静。

颈联“身闲却与清修合,里厚曾知理学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清修生活的向往。虽然身在尘世,但心已接近于清修的状态,对理学的深厚理解也体现了其内在的修养与智慧。

尾联“一路川原丛玉树,寒香忆过敢辞遥”则将目光转向了沿途的风景。玉树环绕,寒香四溢,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回忆。即使路途遥远,也愿意去追寻那份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精神追求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即事

门前溪水接平湖,酒舍渔家共一区。

莲舫载书疑太乙,羊裘垂钓笑潜夫。

蘋风不定蜻蜓立,柳色难分翡翠俱。

沧海新来说深浅,他年将更问麻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施道士

黄玉危冠白鹤翎,王侯争奉讲真经。

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风雷役六丁。

岂为出神骑竹杖,每因施法别松庭。

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咏画鹰

冥我抱元气,谁与化育侔。

千秋见墨妙,信笔雷电稠。

奋迅开老干,上有苍隼游。

侧目轻万里,雄视奴鸺鹠。

神存非在击,精爽惬隆秋。

噫余当壮岁,慕猎平原搜。

倾金购俊鹘,狐兔穷山丘。

调养既已适,所往同仇雠。

年衰谢驰骋,悔与物类尤。

今看图画里,空助草堂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沈朗思还东海

我闻通六津,顽铁跃清池。

气类冥有感,其应能如斯。

与子各天末,万里如相期。

一朝恰萍梗,快合珠江湄。

肝膈灿古道,日饫珠玉遗。

风尘塞宇宙,肯易为人知。

衰年厌徵逐,行采商山芝。

君亦东海蹈,此别何逢时。

寸心惟自爱,秋水渺无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