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州有苦寒懒起之句和其韵

生息同宇宙,形骸通物我。

天寒雪盈尺,灶冷炉无火。

酒面生红光,花枝娇婀娜。

虽然太守乐,亦要民安妥。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翻译

生命与宇宙共呼吸,形体与万物相通融。
天气寒冷积雪厚实,炉火不旺灶台空。
酒杯上泛起红光,花朵娇媚姿态好。
尽管太守心中欢畅,百姓安宁才是首要。

注释

生息:生存与生长。
宇宙:整个世界。
形骸:身体。
物我:万物与自我。
天寒:天气寒冷。
雪盈尺:积雪有一尺厚。
灶冷:炉火冰冷。
炉无火:炉子没有燃烧。
酒面:酒杯表面。
红光:微红的光芒。
花枝:花朵的枝条。
娇婀娜:娇柔且姿态优美。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
乐:快乐。
民安妥:百姓生活安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生息同宇宙,形骸通物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深深融入自然,不分彼此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天寒雪盈尺,灶冷炉无火"的细节,展现了冬季严寒中生活的艰辛,尤其是家中生活条件的简陋。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苦中,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酒面生红光,花枝娇婀娜",他从微小的欢乐中寻觅暖意,如酒后的红光和绽放的花朵,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生机。最后两句"虽然太守乐,亦要民安妥",表明诗人作为地方官员,尽管自己身处困境,但更关心的是百姓的安宁与福祉,体现出他的责任感和仁政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苦寒生活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怀,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308)

陈文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河源幼子种莲于盆池一干开双叶戏作小诗时河源二幼子一受命矣

稚子堂前戏綵时,种莲积水作盆池。

间闻并萼窥红影,谁识双柯媚绿漪。

莫谓微荄无妙意,也知造物等儿嬉。

看看膝下成双绿,为应君家此段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追赋九华

我闻九华名,未登九华峰。

睨视百里外,烟翳尝冥濛。

快意一披抉,几欲挟长风。

庶识真面目,高下俱迎逢。

飞雪如有意,未积先消融。

凌晨展清眺,万里开晴空。

炯然明吾眸,洗出青芙蓉。

未暇窥杳眇,固已领其宗。

忆昔访庐阜,妙处尝支筇。

景遇可题品,一一归诗筒。

九华名此邦,挺挺诸山雄。

若欲于五老,优劣定其中。

窃比之孔门,等级回与雍。

未敢谓覈论,折衷章泉翁。

形式: 古风

追赋秋浦

我为秋浦游,欲访秋浦迹。

及已到此邦,秋浦无处觅。

或云百里间,始见江祖石。

或云江祖石,止在齐山侧。

地形著山川,记载具文籍。

父兄世流传,论且不可覈。

况出形器表,理可俄而测。

所以圣人心,贵在于默识。

不然差毫釐,千里成舛忒。

想今锦鷤鸟,欲见已不得。

试听白猿吟,傥能喧夜寂。

形式: 古风

送周希颜游章贡

忆昔吾先师,慷慨歌远游。

超忽凌八荒,咫尺视九州。

东将征旸谷,挂衣扶桑头。

西不畏羊肠,而以摧其辀。

南辕有遐眺,直指百粤陬。

北驾何所之,亦欲穷燕幽。

堕地弧矢志,壮岁无不酬。

肯学鄙丈夫,拘剪守一丘。

今日因送子,歌此临清流。

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

慨然动高兴,不作贾胡留。

发足真自此,行矣万里修。

倘或跨疲蹇,路长殊可忧。

愿言自努力,岁晚当遂谋。

江山有会意,寄书传置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