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再赠

鹧鸪声里别江东。绿阴中。夕阳红。

一点离愁,相对景重重。

目断大罗天上客,朝玉帝,把芙蓉。

紫阳山下偶相逢。醉金钟。跨苍龙。

归去故山,犹带白云封。

洞口桃花如恨我,飘满地,任春风。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汪莘的《江神子·江城子》。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深情留恋和离别时的情感波动。

"鹧鸪声里别江东",开篇即以鹧鸪的叫声为背景,设置了一种离别之境。"绿阴中。夕阳红",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自然画面,其中绿阴与夕阳相映衬,显得愈发深长和温馨。

"一点离愁,相对景重重",诗人通过这个环境表达了自己的离愁,每一个景致都让他感到愈加沉重。"目断大罗天上客,朝玉帝,把芙蓉",这里的"大罗天上客"可能指的是仙境或高远的地方,而"朝玉帝,把芙蓉"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紫阳山下偶相逢。醉金钟。跨苍龙",诗人在紫阳山下的偶然邂逅,可能是一次心灵的沟通或是与自然的默契交流。"醉金钟"、"跨苍龙"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自由飞翔的感觉。

"归去故山,犹带白云封",诗人归去之时依然带着对故土的情感,这份情感如同白云一般围绕在心头。"洞口桃花如恨我,飘满地,任春风",最后一句则是对美好景致的无奈和放弃,洞口桃花盛开,却像是在怨恨诗人离开,而这些景色最终只能随着春风飘散。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离别时复杂的情感。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其二)雪后闲眺

策杖溪边。倚杖峰前。望琼林、玉树森然。

谁家残雪,何处孤烟。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

别般天地,新样山川。唤家僮、访鹤寻猿。

山深寺远,云冷钟残。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其一)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西江月(其二)赋红梅

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清香一点入灵台。

傲雪家风犹在。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

自开自落有谁来。与汝上林相待。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一)赋红白二梅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早春风日野人家。

相对伯夷柳下。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

长安如梦只堪嗟。乐此应须贤者。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