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拥衾多不寐,吟思被愁分。
雪气冲帘入,鸿声带雨闻。
儿饥因废学,亲没未营坟。
何致贫如此,肝肠痛莫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的《不寐》,描绘了诗人在寒冷冬夜难以入睡的情景。首句“拥衾多不寐”直接表达了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暗示内心的忧虑和困扰。次句“吟思被愁分”,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愁绪的来源,可能是对生活的艰辛、家人的困境或是个人的失意。
接下来,“雪气冲帘入,鸿声带雨闻”通过写景,营造出凄冷的氛围,雪气透帘而入,增添了寒意,而雨中鸿雁的叫声则更添离别之感,可能寓言着诗人自身的漂泊或亲友的离世。
“儿饥因废学,亲没未营坟”两句,诗人感慨家庭的贫困,孩子因为饥饿而无法继续学业,亲人去世却连墓地都未能妥善安排,这些现实的困苦让诗人深感悲痛。
最后,“何致贫如此,肝肠痛莫云”直抒胸臆,诗人质问自己为何陷入如此困境,心中的痛苦无以言表。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艰辛时的无奈与悲愤,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不详
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中夕独依依,闲行未掩扉。
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
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
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
一别一百日,无书直至今。
几回成夜梦,犹自废秋吟。
小雪衣犹绤,荒年米似金。
知音人亦有,谁若尔知心。
归来长独坐,谁更伴吾行。
不念为生拙,偏思得句清。
园晴秋菜少,井涸夜泉生。
爱听灯前雨,松声相杂鸣。
嗜茶疑是病,羸瘦见诗形。
天断征鸿过,汀多香草青。
兴高贫不觉,身远事皆经。
归路当游岳,僧言极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