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役晓发

飞鸟翔遥林,衔哺恋故枝。

人生重离别,况我亲衰时。

升堂告行役,暗泪肠中垂。

未言向何处,先说还家期。

慈亲起送我,语好颜色凄。

爱我不便哭,愿我平安归。

家贫万事乏,供馈倚病妻。

嫁衣典已尽,不复馀襜帏。

男儿羞低颜,舍子将语谁。

在家同一愁,出门成两悲。

伤心最何物,双轮八马蹄。

今日行门前,明日行天涯。

塞水呜咽流,木叶高下飞。

天晴尚愁人,风雨秋凄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行役晓发》由清代诗人高其倬所作,描绘了诗人离家远行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飞鸟翔遥林,衔哺恋故枝”以飞翔的鸟儿眷恋着自己的巢穴,比喻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接着,“人生重离别,况我亲衰时”,点明离别之重,尤其是当亲人年老之时,更添了几分不舍与忧伤。

“升堂告行役,暗泪肠中垂”,写诗人向家中告别,心中满是隐忍的泪水,却只能默默垂下。接下来的“未言向何处,先说还家期”,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早日回家的渴望。

“慈亲起送我,语好颜色凄”,描绘了母亲送别的场景,慈祥的脸庞上带着悲伤,言语间充满了对儿子的不舍。诗人接着写道“爱我不便哭,愿我平安归”,母亲虽然内心痛苦,却不愿在儿子面前显露脆弱,只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家贫万事乏,供馈倚病妻”,揭示了家庭的贫困,连日常的供奉都依靠生病的妻子。这不仅加重了诗人的负担,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嫁衣典已尽,不复馀襜帏”,进一步说明了家庭的贫困,连嫁衣都已典当一空,无法再提供任何帮助。这种境遇让诗人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男儿羞低颜,舍子将语谁”,表达了诗人作为男子的自尊心,面对困境,却无处诉说,只能独自承受。最后,“在家同一愁,出门成两悲”,总结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无论是留在家中还是出门远行,都充满了忧愁与悲伤。

“伤心最何物,双轮八马蹄”,将离别的心情寄托于马车的轮子上,每一次车轮的转动都让诗人的心更加沉重。结尾“今日行门前,明日行天涯”,预示着离家远行的开始,而“塞水呜咽流,木叶高下飞”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离别的哀愁氛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6)

高其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北口

九边雄寰中,古北乃其一。

北顾阚居庸,南境抵辽碣。

屹然介其间,长垣兀积铁。

高冒峰峦巅,低竟蛟龙窟。

晴空展虹霓,海势现城阙。

千里不可穷,随山远曲折。

城头一抔土,黎庶九州血。

作俑越与秦,流弊及明末。

貂珰秉国成,书生总戎律。

志拟封狼胥,兵不逾房闼。

飒沓西风来,万骑射南月。

腾凌在俄顷,若蹴蚍蜉堞。

深源竟丧师,无忌空抱节。

可怜边沙中,青磷照白骨。

城同夏鼎倾,事与秋烟灭。

龌龊何足论,阶厉病前哲。

不见张韩公,筑城门不设。

从来守边术,能战守可说。

更有必胜方,千古同一辙。

赤子付龚韩,白麻命萧葛。

形式: 古风

晓行

早行无定时,愁客苦夜永。

出门望明河,月在西峰顶。

木叶落衣上,马蹄踏人影。

荒鸡树上啼,秋星露中冷。

情惬耳目幽,身倦道途迥。

荦确闻车声,更上东南岭。

形式: 古风

与熊敏思登蟠龙山顶望都城值大风有感呈敏思

城中拄颊看西山,千峰历历横眉端。

山头倚杖望城市,万雉鳞鳞在足底。

左有潞水右太行,桑乾流合东南方。

王气中开千万?,上应北斗兴明堂。

琼楼十二门九阍,王侯甲第丽青春。

大风忽起白昼昏,俯视一气不可分。

唯见参天苍苍之绿树,蔽空翳翳之浮云。

浮云绿树朝复暮,英雄竖子俱成尘。

君不见石瓮山中耶律墓,碧云寺后于经坟。

连云楼观已倾圮,满山松柏摧为薪。

天边红日不肯回,头上白发仍相催。

攀龙附凤有时辈,餐腥啄腐非吾侪。

与君无何日饮酒,买山著书归去来。

形式: 古风

秋宵

离抱何时释,秋宵特地长。

梦回仍远塞,月好是殊方。

蜡泪红垂地,蛩声寒近床。

遥怜多病后,吟罢正回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