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事淮南将,功高业未成。
风涛辞海郡,雷雨镇山营。
度碛黄云起,防秋白发生。
密机曾制敌,忧国更论兵。
塞色侵旗动,寒光锁甲明。
自怜心有作,独立望专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边疆地区的英勇与孤独,以及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首句“何事淮南将,功高业未成”表明淮南将军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赫的战绩,但他的使命尚未完成,这反映出战争的艰巨和任务的紧迫。
接着,“风涛辞海郡,雷雨镇山营”用宏大的自然景象来衬托将领在边疆的孤立无援,以及他面对严峻环境的坚守。这里的“海郡”、“山营”都是边疆地区的代称,通过“风涛”和“雷雨”的描写,渲染出战争的激烈和自然环境的恶劣。
诗中的“度碛黄云起,防秋白发生”则是对将军在边境上执勤守卫的情形进行描绘。“度碛”意指越过沙漠,“黄云起”表明了战争的紧张气氛;“防秋”意味着准备抵御敌人的入侵,而“白发生”则是对将军严密警戒状态的写照。
“密机曾制敌,忧国更论兵”显示出将领在战略上高度机智,同时也深感国家的重托,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防御和进攻。这里的“密机”指的是秘密的策略,“忧国”则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下一句“塞色侵旗动,寒光锁甲明”继续强调边疆战争的紧张气氛。“塞色”即边境的颜色,暗示着战争带来的荒凉;“侵旗动”表达了敌人的威胁和战斗的激烈;“寒光锁甲明”则是对将军严密防守状态的描绘,显示出他们准备迎战的决心。
最后,“自怜心有作,独立望专征”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位淮南将领的同情和赞赏之情。“自怜”意味着诗人对将军命运的理解与感慨;“心有作”则表明诗人的内心活动,对于将军孤独坚守的情形深有所感;“独立望专征”则是对淮南将领坚定意志和勇敢行为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运用,以及对战争紧张氛围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边疆将士孤独与英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出战时社会的紧迫感和英雄人物的悲壮色彩。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金门君待问,石室我思归。
圣主尊黄屋,何人荐白衣。
年来御沟柳,赠别雨霏霏。
天涯秋光尽,木末群鸟还。
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
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
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
葱茏桂树枝,高系黄金羁。
叶隐青蛾翠,花飘白玉墀。
上鸣间关鸟,下醉游侠儿。
炀帝国已破,此中都不知。
稚子在我抱,送君登远道。
稚子今已行,念君上边城。
蓬根既无定,蓬子焉用生。
但见请防胡,不闻言罢兵。
及老能得归,少者还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