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守秋怀四首(其一)

杖藜乘兴出,佳处每关情。

白石溪流浅,黄花篱落清。

林烟经雨薄,野日傍山明。

赖有杯中物,愁怀得暂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撑着藜杖乘着兴致出门游赏,美景总能触动我的情怀。
清澈的溪流上铺着洁白的石头,黄色的菊花在篱笆边静静开放。
雨后的树林雾气变淡,野外的太阳在山边显得格外明亮。
幸好有杯中的美酒,能让我的忧愁暂时得到平息。

注释

杖藜:拐杖。
乘兴:兴致勃勃。
佳处:美景之处。
关情:触动情感。
白石:洁白的石头。
溪流浅:溪水清澈见底。
黄花:黄色的菊花。
篱落清:篱笆边的清净。
林烟:树林中的雾气。
经雨薄:被雨水冲淡。
野日:野外的阳光。
傍山明:映衬着山色更显明亮。
赖有:幸亏有。
杯中物:杯中的酒。
愁怀:忧愁的心情。
暂平:暂时平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自然中的情感流露,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场所的钟爱之情以及内心的愁怀。开篇“杖藜乘兴出,佳处每关情”显示了诗人手持拐杖,随兴而至,对于那些美丽的地方都充满了深厚的情感。

接下来的“白石溪流浅,黄花篱落清”则是对自然景物的具体描绘,白石溪水清澈见底,黄花围成的篱笆清新可爱,这些都是诗人所钟情的景致。紧接着“林烟经雨薄,野日傍山明”展示了经过细雨洗礼后的林间烟雾,以及在山旁宁静的日光,这些意象让人感到一种淡远与清新。

最后,“赖有杯中物,愁怀得暂平”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饮酒来暂时地平复自己的忧愁和怀念。这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借酒浇愁的情感特点,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时,寻求心理慰藉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审美观。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守壶山诗

松根系马望巑岏,乘兴攀跻不作难。

日出渐看林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

遥连钓石多红树,半出僧垣尽绿竿。

不见双旌来视稼,忆君对酒岂能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张守梅诗

破雪梅初动,南枝更北枝。

傍墙应折尽,背日较开迟。

晓角惊残梦,春愁占两眉。

狂风将落蕊,故入画楼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张守梅诗

草棘萧萧野岸隈,暗香消息已传梅。

雪欺篱落遥难认,暖入枝条并欲开。

愁向天涯今度见,老随春色暗中来。

似闻诗社多何逊,盍试招邀共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张守酴醾二首(其二)

退食黄堂喜自公,不妨幽兴嘱芳丛。

双旌不出閒春昼,大笔微吟缀祖风。

老矣交朋今日少,飘然游宦异乡同。

杖藜约我过南浦,贤圣时时为一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