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关山

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

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雁门关的日头刚刚放晴,狐塞的雪地又恢复了平坦。
在高耸的危楼上俯瞰无边的沙漠,古老的通道紧邻着蜿蜒的长城。
剑上的寒星闪烁,如同弯弓的箭矢发出清脆的鸣响。
谁能想到,束缚敌人的竟是一个书生,就像贾谊这样的文人。

注释

雁塞:古代边关名。
初晴:刚刚放晴。
狐关:又一古代边关名。
复平:再次变得平坦。
危楼:高楼。
广漠:广阔的沙漠。
古窦:古老的洞穴或通道。
长城:中国的古代防御工事。
拂剑:剑上反射的光芒。
金星:剑上的金属反光。
弯弧:弯弓。
玉羽鸣:形容箭矢出弦的声音。
谁知:谁能料到。
系虏者:束缚敌人的人。
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此处借指有才智的文士。
书生:读书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通过关隘的壮丽景象和内心世界。开篇“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勾勒出一幅冬去春来的边塞图画,天气初晴,积雪开始融化,展示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的变化。

“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则描绘了关隘的雄伟和历史的厚重感。危楼指的是边塞的军事设施,而广漠、古窦和长城,则是对这些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概括,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孤独。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一句,通过将军手中的武器——剑,与天上的星辰相连,渲染出了将军英勇而又有些许神秘的情怀。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即将踏上战场的决心。

最后,“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贾谊的感慨。贾谊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系虏”之策(即用联姻等手段来安抚匈奴)而闻名,然而他本身是个书生,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贾谊智谋和文人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边塞生活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閒。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秋日忆暕上人

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

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

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

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秋日旅舍别司空文明

凉风飒穷巷,秋思满高云。

吏隐俱不就,此心仍别君。

素怀宗淡泊,羁旅念功勋。

转忆西林寺,江声月下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丁少府往唐上

因君灞陵别,故国一回看。

共食田文饭,先之梅福官。

江风转日暮,山月满潮寒。

不得同舟望,淹留岁月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