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幸蜀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马嵬山的绿色依旧翠绿依恋,又一次看到皇帝的车驾从蜀地归来。
泉下的阿蛮想必会说些什么,这次不要再怪罪杨贵妃了。

注释

马嵬山色:马嵬坡的山色。
翠依依:青翠欲滴的样子。
銮舆:皇帝的车驾。
蜀:四川。
归:归来。
泉下阿蛮:指杨贵妃,阿蛮是她的小名。
应有语:可能会有话要说。
这回:这一次。
休:不要。
更:再。
怨:责怪。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皇家的威仪,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首句“马嵬山色翠依依”写出了马嵬山的景色,山色深翠,层峦叠嶂,一片繁华。这里的“翠依依”四字,不仅形容了山色的鲜明,也给人一种柔和而连绵的感觉。

“又见銮舆幸蜀归”一句,则转向皇家的活动,銮舆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这里写的是皇帝再次巡幸到蜀地的情景。从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皇权的强大和对边疆地区的关注。

“泉下阿蛮应有语”一句,则是一种设想,诗人假定泉水下的阿蛮(古代指南方少数民族)似乎也在议论什么。这里的“应有语”,是诗人的一种艺术加工,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让读者产生无限遐想。

最后一句“这回休更怨杨妃”则是对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感慨。在唐朝,杨贵妃因马嵬坡之变而被赐死,这里诗人似乎在劝慰人们不要再对她有更多的责难。整体上看,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反思,也表现出了一种宽容和超然的情怀。

总体来说,罗隐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哀婉的情感。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故都

江南江北两风流,一作迷津一拜侯。

至竟不如隋炀帝,破家犹得到扬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春风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杨柳枝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杨柳枝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形式: 词牌: 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