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十八)

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

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

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

断桥春已暮,无赖柳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世事变化无常,发型从椎髻变为短后衣。
魏朝宫殿的石像柱上,似乎有哭泣的翁仲,唐朝的子孙已经不在这里。
树木光秃,乌鸦争抢栖息;梁柱空荡,只有燕子归来。
春天已接近尾声,断桥边,恼人的柳絮纷飞。

注释

世变:世事变迁。
长椎髻:古代女性的一种发型。
时更:时代更迭。
短后衣:指当时的流行服饰。
魏庭:魏朝的宫廷。
翁仲:古代宫门外的石人像,象征守护者。
子孙非:子孙后代不在。
树秃:树木光秃秃。
鸦争集:乌鸦聚集。
梁空:梁柱空荡。
燕自归:燕子自行归来。
断桥:残破的桥梁。
春已暮:春天即将过去。
无赖:令人讨厌。
柳花飞:柳絮飘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代变迁、社会动荡的景象。"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表明世风日下,人们的穿着打扮也随之变化,可能是在批评当时的奢侈与不伦理现象。"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和怀念,魏、唐两朝的辉煌已成过去,现在的后人却无法复兴往日的荣耀。

"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描绘出一幅荒凉的画面,可能象征着国家动荡、社会秩序破裂。"断桥春已暮,无赖柳花飞"则是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无力的感慨,断桥可能象征着往昔的美好不再,而春天即将过去,只有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在飘散的柳絮中寻找安身之所。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世事变迁、时光易逝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这是一种典型的宋末元初诗人的心态,他们面临着南宋王朝的覆灭和蒙古政权的建立,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多舛。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十五)

天目丝丝雨,江头剪剪风。

鼓鞞千艇合,刁斗万家同。

金马怜焦土,铜驼压草丛。

杞天愁欲堕,黑入太阴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二十二)

天下愁无尽,生前乐有涯。

文章一小技,富贵总虚花。

尘入金张宅,草生王谢家。

可怜三月火,不见八姨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二十)

假途虞灭虢,尝胆越吞吴。

黑白一棋局,方圆八阵图。

是翁犹矍铄,诸老自揶揄。

喟叹投麟笔,悲歌击唾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二十一)

竟夕柴门掩,无心接缙绅。

山中多乐事,世上少全人。

诸吕几亡汉,商翁不仕秦。

柴桑深僻处,亦有晋遗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