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谕德墨竹

王郎泼墨写错刀,满堂阴森风雨号。

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

恍如舟泊潇湘浦,湘娥泣血苍蛟舞。

锦瑟无声暮色寒,翠旌缥缈云漫漫。

酒醒推篷月初上,烟消湘水平如掌。

此君隔江呼不来,至今令人劳梦想。

先生清白世相传,苦节由来金石坚。

世上繁华俱不爱,独与此君同岁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杨谕德墨竹》是明代诗人胡俨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墨竹图,展现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开篇“王郎泼墨写错刀”,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画师杨谕德挥毫泼墨,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的形态。接着“满堂阴森风雨号”一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竹林中的氛围,仿佛风雨交加,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神秘的意境。

“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则通过旁观者的反应,侧面烘托出竹子的高洁形象,即使在秋天的萧瑟中,也依然挺立不倒,引人深思。

“恍如舟泊潇湘浦,湘娥泣血苍蛟舞”将画面进一步扩展,联想到湘江边的传说故事,借以表达竹子的坚韧与美丽,如同湘水之神的哀伤与舞蹈,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锦瑟无声暮色寒,翠旌缥缈云漫漫”两句,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以锦瑟的静默和暮色的寒冷,以及飘渺的翠旌和云雾,描绘出竹子在夜晚的孤独与宁静之美。

“酒醒推篷月初上,烟消湘水平如掌”则是对竹林夜景的细腻描绘,月光洒落,烟雾散去,湘江水面平静如镜,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此君隔江呼不来,至今令人劳梦想”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向往,即使隔着江水也无法唤回,这种情感至今仍在心中激荡。

“先生清白世相传,苦节由来金石坚”是对竹子品质的赞颂,同时也暗含了对诗人自身品格的期许。

“世上繁华俱不爱,独与此君同岁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宁愿与竹子这样的自然之物共度岁月,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雉鸡图

有禽有禽曰华虫,锦衣绮翼纷蒙茸。

从来耿介出天性,顾盼矫桀勇且雄。

山茶花开雪初霁,竹光满眼摇寒翠。

一声啼罢自梳翎,石上雪花无数坠。

骁媒影绝虞罗休,饮啄山中得自由。

羽毛英丽从人羡,爪距收藏不妄投。

待得春来风日暖,四野麦苗青纂纂。

桑下儿童总不惊,飞来飞去乐时清。

老我山林迹如扫,题诗空对丹青好。

不学援琴作苦吟,谩想调羹跻寿考。

形式: 古风

白鹇图

白鹤缟衣而炫裳,白鹇身玄羽如霜。

斑斑素饰映红颊,一足翘跂莓苔苍。

黄赤葵开花照林,总有向日之丹心。

山深绝无罗网入,山禽幽栖谢羁执。

饮啄飞鸣得自由,风泠泠兮山木秋。

萧郎赋感会稽遇,李白诗就黄山求。

瑶池水暖蟠桃熟,阿母红颜双鬓绿。

阆风台榭月高低,夜深曾伴青鸾宿。

高帝昔坐未央宫,南越走献双雕笼。

圣明四海皆宁一,嘉祥迭应无虚日。

形式: 古风

题梅为罗侍讲赋

碧玉枝头春一丈,千花万蕊森相向。

罗浮月落参正横,梦回酒醒冰纨轻。

姑仙飞堕瑶台晓,萼绿华来青凤小。

暗香隔断世间尘,玉箫吹动琼枝袅。

谁知傅岩有老翁,平生心肠铁石同。

一朝试展调羹手,坐令宇宙生春风。

老眼看图临素壁,阳和似得真消息。

呼儿把笔谩题诗,他日流传浑浪迹。

形式: 古风

闻砧短述

凉风袅袅天宇清,寒蝉无声促织鸣。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

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