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阳和楼

南北襟喉此路岐,一方钲鼓控三陲。

不妨楼观高千尺,剩为江山得几诗。

平仲有才当锁钥,细侯无事下襜帷。

登临几触先忧眼,廊庙江湖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石宝所作的《题阳和楼》诗,以阳和楼为背景,描绘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壮丽景象,同时融入了对人才与政治的深沉思考。

首联“南北襟喉此路岐,一方钲鼓控三陲”,开篇即点明阳和楼所在之地的战略位置,它位于交通要冲,是连接南北的关键节点,象征着控制四方的军事力量。这里的“钲鼓”不仅指实际的军乐,也隐喻着战争与防御的力量,而“三陲”则泛指边疆,形象地描绘出阳和楼在国防上的重要性。

颔联“不妨楼观高千尺,剩为江山得几诗”,进一步赞美阳和楼的雄伟壮观,即使楼高千尺也不足为奇,因为在这里可以俯瞰江山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留下无数佳句。这里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对美的追求。

颈联“平仲有才当锁钥,细侯无事下襜帷”,转而谈论人才与政治。平仲和细侯分别代表了有能力的人才和闲适的官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联通过对比,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政治环境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尾联“登临几触先忧眼,廊庙江湖有所思”,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登楼远眺时的感慨。无论是身处朝廷(廊庙)还是江湖,都难以避免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的忧虑。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责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阳和楼的壮丽景色和对人才、政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尉佗先冢

高冢累累列道傍,尉佗南向越称王。

功成七郡归西汉,事去千年留故乡。

古树风烟巢鹳鹤,夕阳坡垄下牛羊。

牧儿刍竖閒来往,一曲哀歌感孟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望诸君墓

感慨重来吊望诸,一杯明水灌遗墟。

昌黎好古心偏壮,诸葛谋王膝未舒。

故国犹传下齐事,老儒空读报燕书。

凭谁屈指当时士,多少纵横尽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经九门城

废堞荒台故九门,千年汉县尚名存。

陂陁势隐恒山脉,草树阴连董相原。

陵变几传金碗出,土崩犹记铁车奔。

惟应滹水波长绿,依旧渔舟下远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谒王滹南先生祠

中原文献尽南车,独障颓波力有馀。

金马已消天下望,碧山空带昔人居。

心平陈寔能循物,头白扬雄尚著书。

千古来寻高士躅,为公斜日几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