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秀亭二首(其二)

乱峰古垒一荒台,自笑衰翁去复来。

石怪更宜添薜荔,树枯犹许寄莓苔。

四天无壁供诗眼,万古皆空付酒杯。

惆怅远惭羊叔子,秋阴欲暮角声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乱石山峰古老的堡垒化作荒凉的高台,我独自嘲笑自己衰老又重访此地。
奇形怪状的石头更显苍翠的薜荔生机,枯木上仍有莓苔寄寓生机。
四周天空无边,可供我诗兴大发,万古历史都化为空酒杯中的回忆。
心中充满惆怅,远不如羊叔子般豁达,秋日阴云密布,战角声声凄凉。

注释

乱峰:形容山峰错落不齐。
古垒: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
荒台:废弃的高台。
衰翁:年老的人。
去复来:离去后又回来。
石怪:形状奇特的石头。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常用于装饰。
树枯:枯萎的树木。
寄莓苔:在莓苔中寄寓生机。
四天无壁:四周天空开阔无遮挡。
诗眼:诗人的眼界,比喻创作灵感。
万古皆空:时间长久,一切成空。
付酒杯:寄托在饮酒之中。
惆怅:心情沮丧,失意。
远惭:感到羞愧,自愧不如。
羊叔子:羊祜,西晋名臣,以豁达著称。
秋阴欲暮:秋日阴云渐浓,临近傍晚。
角声哀:战角声凄凉。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感慨的诗作。开篇“乱峰古垒一荒台,自笑衰翁去复来”两句描绘出一幅荒凉的山水画面,"衰翁"指的是年迈的老人,表明诗人的自嘲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

接着“石怪更宜添薜荔,树枯犹许寄莓苔”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石怪"指的是奇特的石头,而"树枯"则表明树木已经枯萎。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提议在石头上种植薜荔和莓苔,以此来点缀这个荒凉之地。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期待,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甘寂寞。

"四天无壁供诗眼,万古皆空付酒杯"则更加深化了诗人的悲观情绪。"四天"指的是无边无际的宇宙,而"万古"则是时间的永恒。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下,诗人感慨于个人的微小和生命的短暂,连自己的诗意和酒兴都变得毫无意义。

最后,“惆怅远惭羊叔子,秋阴欲暮角声哀”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悲伤。"羊叔子"是古代的一位隐逸之士,而"秋阴欲暮"则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萧瑟氛围。"角声哀"则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历史沧桑的深切体会,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历史人物的无尽感慨。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十月三日秀亭二首(其一)

天怜迟莫与清閒,閒上高山看远山。

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场肯复左轮殷。

千争万竞尘埃里,古恨今愁莽苍间。

□□谁来问诗叟,应输老树识苍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十月六日小酌以自宝此身方有寿分韵得身字

一从鼙鼓沸烟尘,十士相逢八九贫。

梦境谁能为达者,醉乡犹幸属閒人。

剩留佳句传来世,谨护风寒养病身。

归去吾家有何物,岂无江水濯缁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又用前韵赋夜坐

酒醒招得醉魂归,深护炉熏键夕扉。

渴舌恶甜勤漱茗,癯肩耐冻懒添衣。

颇闻空暗无星出,小待更深定雪飞。

一字不圆终不寐,癖诗如我自应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次韵张御史鹏飞

休致衰年暗自惊,閒呼张丈唤殷兄。

马尘往往逢新贵,鸥梦依依忆旧盟。

洛社绘图惭九老,汉庭绵蕝付诸生。

绣衣御史烦推毂,我有蓑衣永不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