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屋小茅乾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
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
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
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里诗人居住的屋檐下雨声如雷,环境狭小而雨声却异常响亮,以至于诗人产生了自己身穿蓑衣躺卧在茅草房中一般的错觉。同时,诗人还将自己的处境比喻为孤独的小船停泊在岸边,受到风吹雨斩的侵袭,而破碎的苇草像是来帮助他的朋友一样。
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无从排解,这些忧愁如同梦一场刚刚开始却又被惊醒。屋内的灯光昏暗,不及野外萤火虫的明亮,诗人重新点燃灯烛,却只得坐在灯前,显得尤为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郁情怀和艺术的丰富想象力。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截得筼筜冷似龙,翠光横在暑天中。
堪临薤簟闲凭月,好向松窗卧跂风。
持赠敢齐青玉案,醉吟偏称碧荷筒。
添君雅具教多著,为著西斋谱一通。
松径隈云到静堂,杏花临涧水流香。
身从乱后全家隐,日校人间一倍长。
金箓渐加新品秩,玉皇偏赐羽衣裳。
何如圣代弹冠出,方朔曾为汉侍郎。
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
月苗杯举存三洞,云蕊函开叩九章。
一掬阳泉堪作雨,数铢秋石欲成霜。
可中值著雷平信,为觅闲眠苦竹床。
云北是阳川,人家洞壑连。
坛当星斗下,楼拶翠微边。
一半遥峰雨,三条古井烟。
金庭如有路,应到左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