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谷尊人为渤海守州人祠之又以乡评祀于淮海

朱蟠当日颂循良,月旦余风韵更长。

渤海重看龚氏治,淮阳复有郑公乡。

芳祠两地蘋蘩合,遗事千秋竹帛光。

食报流辉曾未艾,象贤今已在岩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名为《袁文谷尊人为渤海守州人祠之又以乡评祀于淮海》。诗中赞颂了袁文谷在渤海和淮海两地为官时的政绩与德行,以及后世对其的纪念与追思。

首联“朱蟠当日颂循良,月旦余风韵更长”开篇即赞扬了袁文谷在任期间的公正廉洁、体恤百姓,其美德如同朱玉般珍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声誉愈发显赫。

颔联“渤海重看龚氏治,淮阳复有郑公乡”进一步将袁文谷与历史上的名臣龚遂和郑当时相提并论,暗示其治理能力与两位先贤相当,再次强调了其卓越的执政才能。

颈联“芳祠两地蘋蘩合,遗事千秋竹帛光”描绘了袁文谷去世后,人们在两地为其修建祠堂,供奉祭品,其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尾联“食报流辉曾未艾,象贤今已在岩廊”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袁文谷功绩的肯定与怀念,认为他的德行与成就如同星辰般照亮历史,影响深远,如今已成为了后世效仿的典范,其形象屹立于历史的殿堂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了袁文谷的政绩与品德,展现了其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及其在后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七日免朝

万国趋跄祝舜年,车书云拥帝城前。

共欢北极垂仙仗,拟捧南山入寿筵。

烛影遥垂华月转,瑞光高并曙星悬。

九重恭嘿方深穆,未许环瞻尺五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长安秋思

柳瘁槐疏秋已阴,长安寒色薄重衾。

鸡声落月还家梦,象魏中天恋阙心。

东海鱼竿思放艇,西凉羽檄欲沾襟。

怀中疏草将漫灭,对仗迟回意转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陛辞赐燕

君王犹念远臣劳,别殿重开宴席高。

金露寒凝沆瀣液,玉盘暖割尚方庖。

坐看曙影移仙仗,起拂天香满使袍。

独望衮衣无路觌,空随燕雀恋旌旄。

形式: 七言律诗

二十九日出都门

天边落木莽森森,阙下归人万里心。

满箧烟云书草在,几年霜露剑花侵。

风高寒柳鸣蜩寂,日落遥林倦鸟深。

何处菟裘终老去,五云回首一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