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达轩

羊肠世路替人愁,袖手归来事事休。

只有信缘唯得计,不过随分复何求。

数声属玉沧浪晚,一坞黄云?稏秋。

寄语封侯塞垣外,何如高卧小轩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寄题达轩》。诗中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淡泊心境与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首联“羊肠世路替人愁,袖手归来事事休”以羊肠小道比喻人生的艰难曲折,世事纷扰,让人忧愁不已。诗人选择归隐,放下尘世的纷争,让一切烦恼随之消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只有信缘唯得计,不过随分复何求”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他认为,人生的一切都应顺其自然,相信缘分,不必过分追求。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也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颈联“数声属玉沧浪晚,一坞黄云稻秋”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晚霞映照下的沧浪之水,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一片金黄的稻田在秋风中摇曳,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丰饶。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寄语封侯塞垣外,何如高卧小轩幽”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追逐功名的世俗之人的劝告。他以反问的方式,指出在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高枕无忧地享受生活,远比在外奔波追求功名更有意义。这不仅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肯定,也是对世人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寻找心灵的归宿,追求精神的富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题云岩筠轩

雨叶风枝小径通,拂砧清坐有谁同。

粉衣香滑秋丛瘦,泉佩丁东夜壑空。

半世已归弹指内,前途都付枕肱中。

堤防老境犹多事,折脚铛炊腐颗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逍遥游山归见示唱和诗轴口占和之

游遍名山过水西,夜谈奇语尽横机。

君如槛鹿犹思奋,我似栖禽已倦飞。

闻道老禅能眷旧,更烦诸衲借馀辉。

欲知胜践多佳思,怀得新诗满袖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谊叟归北山

南台山浅北山深,深处开轩更茂林。

作夏悬知成契阔,扁舟乘兴一相寻。

灯青竹屋风雨夕,溪绕石门乡井心。

投老都忘身是客,坐中谈笑尽吴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偶书寂音堂壁三首(其一)

巾瓶挂壁亦翛然,无所营为地自偏。

句法不能医老病,梦游时解到林泉。

扶持瘦玉筇随步,堆叠荒云衲半肩。

小住閒庭数归鸟,从教人作画图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