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世事山居尽,衰年懒更加。

鸟啼方梦觉,酒熟正梅花。

天地容双鬓,渔樵共一家。

溪边聊晚眺,倚杖数归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在山中居住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世事山居尽”,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选择在山中寻求心灵的宁静。接着“衰年懒更加”一句,表达了岁月催人老,身心俱疲的感慨。

“鸟啼方梦觉,酒熟正梅花”两句,生动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日常片段。清晨,鸟鸣声唤醒了诗人的梦境,而此时酒已酿成,梅花正盛,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

“天地容双鬓,渔樵共一家”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在天地间,诗人以双鬓白发为证,与渔夫樵子为邻,过着简朴而和谐的生活,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溪边聊晚眺,倚杖数归鸦”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独自站在溪边,倚杖远眺,数着归巢的乌鸦,这一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悠然,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与安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在山中生活的恬淡与自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1)

吴物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短歌行

龙蟠于泥,蚖其肆之。虎处于柙,爪牙安施?

委巷之犬,吠声如豹。廒仓之鼠,口厌梁稻。

太行居后,孟门居前。佥夫之心,君子畏焉。

方寸之中,乃有五岳。磊砢嵚崎,五丁焉凿。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为之在人,成之在天。

形式: 四言诗

送屺公周邑侯南归

君从西郊来,旌旆光如电。

父老遮道左,争欲识君面。

君从西郊归,雪压荒丘树。

独有春风发,送君千里路。

形式: 古风

十峰草堂歌为钱础日作

九龙之山环九峰,一峰一态如一龙。

兴云出雨气磅礴,鳞甲欲动凌苍空。

别有一峰伏而起,神奇夭矫为龙尾。

世人咫尺不知名,古来畸士都如此。

中有草堂绕烟萝,峰峰回薄青嵯峨。

左图右史安乐窝,猿啼鹤唳山之阿。

草堂主人抱龙德,或潜或见人不识。

时时掉臂弄云霞,往往歌声出金石。

旷怀雅好游名山,往来齐鲁尽跻攀。

有时夜半登日观,双骑白鹿青云间。

去年把臂历山麓,清诗万首酒百斛。

今年款段走长安,不使缁尘涴素服。

手持尺幅字琳琅,乞我题诗寄草堂。

予本风尘落拓者,青鞋布袜思徜徉。

安得投簪寻泛宅,五湖之曲烟光白。

与君拄杖听鸣泉,夜向松窗读《周易》。

形式: 古风

疁水谣

疁之水兮清且涟,使君堂上坐鸣弦。

疁之水兮清且漪,使君郊外多耕犁。

使君官庖食无肉,长须编篱种野簌。

使君侵晨寒无衣,老婢当窗织布机。

使君寒,民五裤。使君饥,民含哺。

升君之堂进君酒,有酒盈卮,有蔬盈豆。

长老在前,稚子在后,俚语歌呼为君寿。

清畏人知兮,何人勿知。

吁嗟今之人兮,廉吏可为而不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