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孔明贡元朝京

大明启文运,奎光烛寰区。

六经脩治教,四海宗唐虞。

英才育庠序,科贡惟两途。

岁时重遴选,济济登天衢。

伟哉高夫子,世业称名儒。

穷经务深造,秉志怀远图。

场屋屡弗利,乌兔惊奔趋。

楚山隐良璞,沧海遗明珠。

秋来忽充贡,别我游皇都。

孤舟舣江曲,情深倒玉壶。

蘋花弄秋水,霜叶飒高梧。

执袂忍分手,感时心转孤。

去去勿淹滞,金门曳长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景清所作的《送高孔明贡元朝京》。诗中描绘了送别高孔明赴京的情景,以及对高孔明才华与志向的赞美。

首句“大明启文运,奎光烛寰区”,开篇即以“大明”象征明朝的兴起,文运昌盛,奎星之光普照天下,寓意国家繁荣、文化兴盛。接着“六经脩治教,四海宗唐虞”,指出通过修习儒家经典来治理国家,四海之内皆尊崇唐虞盛世的治国理念,强调了教育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英才育庠序,科贡惟两途”,说明人才在学府中培养,通过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体现了教育与选拔人才的制度。接下来“岁时重遴选,济济登天衢”,描述了每年进行的选拔考试,众多才俊汇聚,踏上仕途之路。

“伟哉高夫子,世业称名儒”,赞扬高孔明作为杰出的学者,其家族世代为儒,声名显赫。接着“穷经务深造,秉志怀远图”,表明高孔明致力于深入研究经典,怀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场屋屡弗利,乌兔惊奔趋”,暗示高孔明虽多次参加科考但未获成功,时间如飞箭般流逝。随后“楚山隐良璞,沧海遗明珠”,比喻高孔明虽未被当世所识,但其才华犹如深藏的美玉或遗落的明珠,终将发光。

“秋来忽充贡,别我游皇都”,写秋季高孔明终于被选中进京,与诗人分别,前往京城。接下来的景物描写“孤舟舣江曲,情深倒玉壶”,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孤舟停泊在弯曲的江边,诗人内心情感深厚,如同倒映在玉壶中的水波。

“蘋花弄秋水,霜叶飒高梧”,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蘋花在秋水中摇曳,霜叶在高梧树上飘落。最后“执袂忍分手,感时心转孤”,表达了诗人与高孔明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感叹时光易逝,心中感到孤独。

“去去勿淹滞,金门曳长裾”,寄语高孔明前程似锦,希望他能顺利进入朝廷,身着长袍,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整首诗通过对高孔明才华、志向及离别之情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才的尊重。

收录诗词(53)

林景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往山东独宿城东驿适中秋见月不寐有怀赋此

丈夫四方志,高远当自期。

四十尚未遇,我生将何为。

此身类萍梗,飘飘随所之。

去年当此夕,莆阳叹别离。

今年况在客,又值中秋时。

明月不我弃,万里长相随。

碧落净如洗,清光满无亏。

幽怀触佳景,技痒谁能医。

恨无知音者,酌我碧玉卮。

就寝苦不寐,起步当前墀。

凉风湿我巾,金风吹我衣。

徙倚恣瞻玩,徘徊动遐思。

亲闱隔山海,清樽知共谁。

柏台忆良契,对此争光辉。

仙舟有同侣,买醉情怡怡。

独我抱孤闷,劳劳客天涯。

问月月不答,随云向西驰。

形式: 古风

临清登舟怀故乡诸棋会

秋光忽已半,暗蛩作寒声。

堤柳渐落叶,风露涌凄清。

客怀易成感,迢迢故乡情。

城东有别墅,朝夕聚群英。

手谈复觞咏,绝无尘虑生。

愧我独何为,劳劳苦浮名。

孤舟烟水上,远道恒心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上祭酒邱先生

生本凡庸子,家居闽海涯。

少小颇知觉,向善心孜孜。

长大事儒业,执经游泮池。

窃廪踰十载,五科皆见遗。

年岁苦相迫,发身无他岐。

慈母早弃背,严翁霜鬓垂。

显扬失初志,惊惕徒嗟咨。

池鱼不自化,笼鸟将安飞。

鳞羽纵脩饬,违时深见讥。

偶尔遇恩诏,输粟来京畿。

怀赧苦不避,养禄图孝思。

幸得桥门路,拜瞻我宗师。

造就蒙至教,闻见增新知。

满拟策驽钝,于时当脱羁。

讵意蹈前辙,所谋转乖违。

行取限名次,三年尚无期。

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

归计既弗遂,行囊亦无资。

滥叨糊口计,数子来相依。

深冬忽抱病,请借求良医。

适遇行禁罚,谬坐违严规。

诚恪莫自愬,顽梗混同归。

旧馆不久复,生徒各分离。

日给仰无助,寸心恒自持。

此情不得已,卧地干霜威。

笞辱固自取,迫切还可推。

岂不深揣量,叩叩陈苦词。

班门众所畏,操斧非所宜。

但谓师弟子,恩义兼有之。

情或信可悯,往过宁复追。

雷霆虽震击,雨露多沾濡。

我师体天者,愿言鉴愚痴。

形式: 古风

美人图

晓院沈沈春昼长,曲栏风暖锦屏香。

碧纱窗前罢梳洗,金莲缓蹴双鸳鸯。

小娃展图供玩毕,对语雕床情自适。

灵鹊枝头报喜声,摽梅正是花生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