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浙江佥宪金台王公考满之京

王公希代宝,本自金台人。

素抱匡济略,华年登要津。

布衣谒万乘,意气干青云。

恩承凤凰诏,擢为乌府臣。

钱唐古都会,一水东西分。

三年持玉节,远迩劳咨询。

冰壶贮秋月,藻鉴无纤尘。

兹焉考嘉绩,封章朝紫宸。

天子坐南面,视听自下民。

苟乏耳目官,上天何由闻。

公今司献纳,一一请具陈。

某郡山水美,某州风俗淳。

某守贪以墨,某吏清以仁。

某田足禾稼,某冶饶金银。

某灶可淅卤,某营可屯军。

某曹奸且黠,某士才更文。

里巷某贞节,岩穴某隐沦。

忠良荐某辈,淫祀黜某神。

虎拜伏阙下,正及鸡鸣晨。

天颜动微笑,孰不荷陶甄。

维时晴雪后,吴水碧粼粼。

张帆南斗下,伐木大江滨。

我亦刍荛者,斐词公勿瞋。

愿言宣大化,四海回阳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浙江佥宪金台王公考满之京》是明代诗人胡奎所作,赞美了即将离任的浙江佥宪金台王公的政绩与品德。

首句“王公希代宝,本自金台人”,开篇即以“希代宝”形容王公的非凡才能与地位,点明其出身于金台之地,暗示其不凡背景。

“素抱匡济略,华年登要津”两句,赞扬王公年轻时便怀有拯救国家的策略,最终在显赫的职位上施展才华。

“布衣谒万乘,意气干青云”描绘了王公从平民到接近帝王的壮志豪情,意气风发。

“恩承凤凰诏,擢为乌府臣”则说明王公受到帝王的赏识与提拔,成为朝廷重臣。

“钱唐古都会,一水东西分”点出王公任职之地——钱塘江畔的古都杭州,以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三年持玉节,远迩劳咨询”赞扬王公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广受百姓的尊敬与咨询。

“冰壶贮秋月,藻鉴无纤尘”以冰壶比喻王公的清廉,秋月象征其公正无私,藻鉴比喻其洞察力,无纤尘则表示其清白无瑕。

“兹焉考嘉绩,封章朝紫宸”表明王公在任期结束前,向朝廷呈递功绩,得到皇帝的认可。

“天子坐南面,视听自下民”描述了皇帝坐在朝堂之上,通过王公了解民间疾苦的情景。

“苟乏耳目官,上天何由闻”强调了耳目官的重要性,即官员需及时反馈民情给皇帝。

“公今司献纳,一一请具陈”说明王公作为献纳官,将各地的情况详细汇报给皇帝。

“某郡山水美,某州风俗淳”列举了各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体现了王公对地方文化的关注。

“某守贪以墨,某吏清以仁”对比贪官与清官的形象,彰显王公对官员品行的重视。

“某田足禾稼,某冶饶金银”描述了农业与矿业的繁荣景象,体现了王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某灶可淅卤,某营可屯军”提到盐业与军事设施的建设,展现了王公的治理能力。

“某曹奸且黠,某士才更文”指出奸猾与才智并存的人物,反映了王公对人才选拔的公正。

“里巷某贞节,岩穴某隐沦”赞扬了民间的贞洁与隐士的高洁,体现了王公对社会各阶层的关怀。

“忠良荐某辈,淫祀黜某神”表达了王公对忠良的推崇与对迷信的批判,展现了其政治立场。

“虎拜伏阙下,正及鸡鸣晨”描绘了王公离任时的庄严场面,以及其对国家的忠诚。

“天颜动微笑,孰不荷陶甄”说明皇帝对王公的离任感到欣慰,表达了对其政绩的肯定。

“维时晴雪后,吴水碧粼粼”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色,以清新之景衬托离别的哀愁。

“张帆南斗下,伐木大江滨”描述了王公离开杭州,乘船南行的情景。

“我亦刍荛者,斐词公勿瞋”诗人自谦为草野之士,希望王公能接受其赞美之词。

“愿言宣大化,四海回阳春”表达了诗人对王公传播大化、普照四方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王公政绩、品德、离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王公离任后国家与人民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王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晓峰

在山不见山,出山山更好。

披衣五更起,山色入门早。

空翠落琴床,晴光动林表。

自有天地来,万仞青不了。

寄言山中人,古今亦昏晓。

形式: 古风

送叙班刘南奎还临江省亲

日出狮峰顶,鹊鸣庭树枝。

慈母出门望,儿从天上归。

一别十三年,母子隔远道。

不忧岁月深,但恐母年老。

儿仕大鸿胪,母在高堂居。

有禄不得养,问安徒寄书。

儿今乞归省,诏许还乡井。

暂经洪都门,遥指白云岭。

一笑偶相逢,论诗铁柱宫。

相逢即相别,挂席趁回风。

回风吹五两,南浦春波长。

就船买鲤鱼,沿月棹歌响。

登堂进流霞,更栽萱草花。

百岁母身健,愿儿长在家。

形式: 古风

晴响始鸣条,寒威稍侵户。

声䋣知杂霰,溜密应兼雨。

寻灯靡靡飘,度隙斜斜舞。

兴极还思剡,歌长重和楚。

寂寞大音希,悠然向谁语。

形式: 古风

辞世颂

臣有一寸葵,托根空谷间。

中有向日心,炳如九还丹。

日照葵在地,葵倾日在天。

由来忠义者,存殁无不然。

臣心愿如葵,日照千万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