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生重道德,不重多金银。
金银润汝屋,道德光汝身。
金银生盗贼,道德息贪嗔。
寻思富汉子,不如贫道人。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人生的真谛与价值取向。诗人通过对比“金银”与“道德”,揭示了物质财富与精神品质之间的差异及其对人的影响。
首先,诗人强调了“人生重道德,不重多金银”的核心观点。在人生的追求中,道德修养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金银虽能带来物质上的舒适与便利,但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品德与精神世界的丰富。
接着,诗人进一步解释了金银与道德的不同作用。金银可以用来装饰房屋,提供物质享受,但真正的光辉来自于内心的道德修养。道德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还能消除贪婪、嗔怒等负面情绪,带来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富汉子”与“贫道人”,表达了对后者精神状态的赞赏。尽管贫道人可能物质上不如富人,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所在,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道德修养,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健啖众生肉,痴心要作过。
白发五六十,红裙七八个。
歌舞中笑谈,锦绣中坐卧。
苦海前头深,莫教船子破。
天高听甚卑,神幽察甚厚。
埋蚕蚕变尸,烧蚁蚁成漏。
呵吹一气间,冷暖各成就。
恶从汝心生,还从汝心受。
池中养却鱼,岸上养却鸭。
瘦者喂教肥,肥者便要杀。
不思身债重,只要口甘滑。
腊月三十日,看你成忉怛。
世上聪明人,必欲闻其过。
不知是业牵,却云合恁么。
因果镜中容,容岂非是我。
阴报最分明,不论官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