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片玉侵寒折,零文见断虫。
远沈冈草际,半露堑冰中。
迹著人何在,年销事已空。
唯闻坏陵柏,相吊起悲风。
这首诗名为《断碑》,是宋代僧人释希昼所作。诗人以"片玉侵寒折,零文见断虫"开篇,描绘了一块断裂的石碑在寒冷中孤独地暴露在外,其表面的纹理因风霜侵蚀而变得模糊,只有零星的文字透露出曾经的信息。接下来的"远沈冈草际,半露堑冰中"进一步描绘了这块碑的荒凉景象,它隐没在田野的草丛中,仅有一半露出地面,冻结在冰层之下。
诗人通过"迹著人何在,年销事已空"表达了对历史痕迹和人事变迁的感慨,碑上的事迹已经无人问津,岁月的流逝使得一切往事成为空谈。最后,"唯闻坏陵柏,相吊起悲风"以陵墓边的老柏树作为陪衬,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哀伤的氛围,似乎连风也为这废弃的碑文发出悲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断碑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历史消逝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伤。
不详
别语畏残漏,心悬瘴海边。
回期无定日,去路极遥天。
苦雾沈山郭,寒沙涨隰田。
几宵寻使府,清话废闲眠。
风泉旧听僧窗改,云穴曾行鸟径残。
寄禅关树老,乞食塞城羌。
花露盈虫穴,梁尘堕燕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