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惠本

山僧青芒屩,厌踏城中土。

水风寒萧萧,片影过沙渡。

晚云迎归锡,低飞暗石路。

暮钟落前峰,去冲后山雨。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中的僧人穿着青芒草编织的鞋子,厌倦了城市中的尘土。
清风吹过水面,带来寒冷的声音,他的身影掠过沙滩上的渡口。
傍晚的云彩伴随着他的锡杖,低低地飞过幽暗的石径。
黄昏的钟声在前方的山峰回荡,他要穿过后山的雨幕离去。

注释

山僧:指住在山中的僧侣。
青芒屩:用青芒草编织的鞋子。
城中土:城市中的泥土,象征喧嚣和世俗。
水风:清凉的水面之风。
片影:孤单的身影。
沙渡:沙滩上的渡口。
归锡:僧人的锡杖,象征着归途。
暗石路:幽暗的石头小路。
暮钟:傍晚的钟声,常用来标志时间或僧侣的日常生活。
后山雨:后方山头的雨,可能寓意着结束或新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的僧人返回寺庙的景象。"山僧青芒屩,厌踏城中土"表达了僧人的淡泊名利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他宁愿在山林间过着简朴的生活。"水风寒萧萧,片影过沙渡"则描绘了一种清冷的自然景象,水边的微风带来一丝凉意,而僧人的身影轻盈地越过了河岸上的沙洲。

诗人通过"晚云迎归锡,低飞暗石路"表达了僧人在黄昏时分返回寺庙的情景。这里的"晚云"象征着日暮时分,而"低飞暗石路"则是对僧人行走于山间小径上的写照,这种描述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暮钟落前峰,去冲后山雨"描绘了寺庙中的钟声随着傍晚时分的山风飘散在山巅,而僧人则是赶在山雨来临之前返回庙宇。这里通过钟声和即将到来的山雨营造了一种紧迫感,强化了僧人的归宿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宗教情怀。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阳日独居洨水君俞出游杜曲惠诗酬以来韵

众人有钱竞沽酒,嗟我独醒坐搔首。

荒径蓬蒿深映门,茅舍三间傍疏柳。

南山奔腾呼欲来,云散山容一笑开。

何似齐山江上客,菊花须插满头回。

形式: 古风

首夏端居

美木交柔柯,薿薿众叶光。

馀春归未尽,叶间有遗芳。

空庭午阴寂,黄鸟转新吭。

微风从何来,穆然和且凉。

虚堂面清池,文簟舒藜床。

憩偃神意适,形骸亦相忘。

萧然无杂尘,始觉日稍长。

寒暑迭往返,物生安有常。

百年只瞬息,忍使生理伤。

起坐理素琴,曲罢取酒尝。

既饮复又酌,仰看闲云翔。

得为太古民,优游见羲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原蚕

蚕马巨细殊,异物同精气。

物生不两大,此衰彼所致。

周人礼有禁,蚕为马之祟。

织女天上明,多蚕今为利。

形式: 古风

唐秘书省书目石刻

蓬莱高阁凌浮云,天上图书奎壁明。

荣河温洛龟龙呈,鲁壁汲冢科斗行。

森罗万目分纬经,大官供烹集群英。

鲁鱼亥豕校雠精,垂签甲乙刻坚珉。

怀素无量元崇名,唐兴百年人文成。

大盗一炬甚秦坑,碑落人间如碎星,埋没草莽荆棘平。

刊刻欲传千万龄,毁灭今与粪壤并。

牧童敲击看火生,铿然清圆犹磬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