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好山

庞公隐鹿门,申蟠潜内黄。

岂乏用世才,实为廉耻防。

灿灿繁华子,奔趋日不遑。

一朝矜所得,顾盼生辉光。

高人慕云鹤,摩霄振六翮。

宇宙任逍遥,时与飞仙约。

回首望尘寰,纷纷叹销铄。

同声每相应,山川失寥廓。

偶来武陵城,邂逅钦述作。

相与一把臂,足以慰离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赠吴好山》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追求的反思。

首句“庞公隐鹿门,申蟠潜内黄”引用历史典故,庞公隐居鹿门山,申蟠则隐于内黄,表达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崇尚。接着,“岂乏用世才,实为廉耻防”,指出即使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也因为坚守廉耻而选择了隐居,强调了道德操守的重要性。

“灿灿繁华子,奔趋日不遑”描绘了世俗社会中那些追逐名利、急功近利的人群形象,他们生活忙碌却缺乏真正的精神追求。“一朝矜所得,顾盼生辉光”进一步描述了这些人一旦取得成就后的得意忘形,自以为是的光辉形象。

接下来,“高人慕云鹤,摩霄振六翮”转向对隐士的赞美,将他们比作向往自由、追求高远境界的云鹤,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宇宙任逍遥,时与飞仙约”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广阔宇宙中的自在生活,与仙人相约,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

“回首望尘寰,纷纷叹销铄”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突出了隐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同声每相应,山川失寥廓”则强调了志同道合者之间的共鸣,使得山川也失去了往日的辽阔,暗示了心灵的契合超越了物质世界。

最后,“偶来武陵城,邂逅钦述作。相与一把臂,足以慰离索”点明了诗人偶然来到武陵城,遇到了吴好山,并与其相交,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慰藉。全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人生选择的价值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邀张封君建宇金孝廉棕亭门人诸生施铁如国学陈竹香潘园看桂花

秋日天气佳,斗酒邀近局。

同志四五人,联袂趋名囿。

缘径匝修篁,涧户纷纡曲。

海棠娇向人,秋心若相属。

桂树隔重廊,芳馨远迎扑。

坐久凉风生,纷纷落金粟。

忆昨酷炎晖,看荷爱清穆。

几日未开扃,商声动林谷。

感兹岁月驰,登楼畅襟目。

连峰翠障深,中有高人宿。

长江终古流,帆樯日争逐。

喧寂虽殊趋,百年从所欲。

我老无奢营,所愿亦易足。

随时惜良辰,鸡黍聚文族。

谈笑狎樵渔,登眺无拘束。

重阳节复临,还期醉篱菊。

形式: 古风

挽词二首(其一)

荣名众所希,得失有天意。

奈何辱其身,辛苦工献媚。

官骸失所司,精神竭寤寐。

喜怒伺奴颜,丧心倾所忌。

词色一相假,欢跃矜同辈。

妻孥不忍闻,旁观耻无地。

自谓巧入神,崇高可立致。

孰与鬼谋能,变更出意计。

转福为祸胎,历历诚可畏。

荣竞无时休,恻然悯众慧。

形式: 古风

挽词二首(其二)

美利众所歆,称心有止极。

天道恶盈满,贪夫长戚戚。

金玉积邱山,贫者望涓滴。

邻里死饥寒,亲知行乞食。

哀声听不闻,黎颜见岂识。

逐臭无时休,昧厥死期逼。

馋鬼啸萧墙,祸变难意测。

荆棘上华堂,蜗涎遗断壁。

似续苦无依,转幸他人泽。

烱鉴悬当前,仁者为悲恻。

形式: 古风

题棕亭秋江拥棹图

木落秋气深,江声日东泻。

扁舟独往情,岂为耽休暇。

旅雁唳霜皋,孤月耿遥夜。

时发游子吟,暂泊枫林下。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