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四)

此身已老。三径都荒长却扫。面目尘昏。

怕著朝章揖贵人。难瞒明眼。只有青山堪作伴。

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偲的《减字木兰花·其四》。从这短小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身世变迁的深沉感慨。

"此身已老"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年龄和对衰老的体验,"三径都荒长却扫"则描绘出一幅诗人独自面对荒废花园的情景。这里的“三径”指的是宅院中的小路,而“荒长”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生长和荒凉。这些细节暗示了诗人的孤寂与年华的消逝。

"面目尘昏"形容诗人因岁月积累而变得面容模糊,难以辨认,这也象征着时间对个人外貌的侵蚀。而“怕著朝章揖贵人”则是担心自己的形象在朝堂上被记载和评论,表现出一种对于身份尊严的顾忌。

"难瞒明眼"直白地表达了即使有所隐瞒,也难以欺骗那些洞察世事之人的眼睛。这里强调的是真相终将水落石出,不可久隐。

最后两句“只有青山堪作伴。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琐事时产生的冷漠和疲惫,以及对于未来无疾而终、不再寻求更多烦恼的愿望。这里的“青山”象征着永恒与宁静,是诗人精神上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衰老、孤独以及时间流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对于生活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94)

吴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备。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字:恭父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jǐng)(1125~1183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三)

少陵未老。曾把千人军独扫。发白眵昏。

却作天涯流落人。只堪合眼。夜直谁能潜入伴。

斗酒西凉。何似卑栖且远方。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一)中秋独与静之饮

碧梧秋老。满地琅玕纷不扫。门掩黄昏。

惟有年时月照人。凄凉满眼。肯作六年灯火伴。

莫说凄凉。来岁如今天一方。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二)朱子渊见和,次韵为谢

思君欲老。一榻尘生谁与扫。禄仰晨昏。

同是迟迟去鲁人。行当洗眼。看子青藜来夜伴。

莫变炎凉。斩马还须请上方。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朝中措.代宋仲温上德操

文章声价擅南州。人物更风流。

岂久徒劳州县,看看催上瀛洲。

朱颜绿鬓,画堂标王,宝带垂镠。

睡起八砖影转,归来双烛光浮。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