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秦川春婉晚,汉水路迢遥。
不待凭危槛,离魂已暗销。
这首诗描绘了秦川(泛指关中平原)春天傍晚的柔美景色,以及汉水(长江支流)远方的道路显得漫长遥远。诗人还未登上高高的栏杆远眺,就已经感受到离别的愁绪悄悄弥漫,仿佛心魂已在无形中消散。寇准以简洁的笔触,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古岸萧萧闻去雁,平芜杳杳更斜晖。
空江极目望不尽,枫叶半红人未归。
水村烟树与云平,闲倚孤舟念远行。
无奈乡心倍寥落,残阳中有鹧鸪声。
寒钟来极浦,古寺隔重岩。
斜日支颐坐,天涯落月帆。
暄风花杂满栏香,尽日幽吟叹异常。
翻笑牡丹虚得地,玉阶开落对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