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无月,卧病城南郡斋,忆与陈述叔昔年黄园之游

密云作意偏遮月,何碍空斋病眼人。

一瞑强能祛万古,今宵宁足说前身。

瘵成莫疗霜中柿,客倦初思江上莼。

梦落昔年论诗处,浴凫栖鹭似陈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浓密的云彩有意地遮住了月亮,这又怎能妨碍我这个病人独居的空斋呢。
即使闭上眼睛,我也能驱散万古的忧虑,今夜又何必去追溯过去的身世呢。
疾病缠身,即使是霜中的柿子也无法治愈,旅途劳顿的我开始想念江上的莼菜。
在梦中我又回到了当年与朋友们讨论诗歌的地方,那里有如陈洵般宁静的景象,浴鸭栖鹭共处。

注释

密云:形容云层浓厚。
空斋:指诗人独居的房间。
病眼人:指诗人自己,因病而视力不佳。
瘵成:形容病重。
柿:秋天的果实,象征无法治愈的疾病。
江上莼:指江边的莼菜,象征远方的家乡和思念。
昔年:过去,从前。
浴凫栖鹭:比喻清幽的自然环境,如鸭子在水中游,白鹭栖息。
陈洵:可能是指诗人朋友的名字,也可能代指一种宁静的意境。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它描绘了中秋夜无月时诗人卧病于城南郡斋的情景,并怀念与友人陈述叔昔年在黄园的游历。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疾病带来的不便的无奈。

"密云作意偏遮月,何碍空斋病眼人。" 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中秋夜本应月亮,但现在却被密云遮盖,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心中的不快特别是在自己卧病在空旷的斋舍里,更加强化了这种感觉。

"一瞑强能祛万古,今宵宁足说前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个人命运感慨。他希望通过睡眠能够摆脱一切烦恼,就像历史上的许多故事一样,但现实中,他只是一个卧病的人,今夜也只能聊以往事来安慰自己。

"瘵成莫疗霜中柿,客倦初思江上莼。" 这两句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柿子和莼菜)表达了诗人对于疾病无药可治的无奈,以及旅途中的疲惫和思念。

"梦落昔年论诗处,浴凫栖鹭似陈洵。" 这两句则是对往事的追忆,诗人在梦中回到了过去与朋友讨论诗歌的地方,那时的景象宛如今日看到的水鸟栖息的情形,让他联想到了昔日的友人陈述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缘识(其十四)

酒一杯,深深情不足,倚槛迢迢青草绿。

举目烟飞匀灼灼,柳摇似舞春风曲。

叶嫩舒张芽遍拆,触处芳菲寻未得。

妖妍艳艳为谁流,莺衔花坠落人头。

世间万事难裁剪,乐送楼台声远远。

断续高低去复来,稀疏雾郁松枝偃。

暄和思满郊,燕拂绿杨梢。

暖日倍添红杏密,从容闲被野禽嘲。

形式: 古风

缘识(其五十五)

善事多兮恶事少,君子能言兮心自了。

杳杳冥冥幻化中,举目因缘还大小。

勿纵贪,勿纵巧,知有寒人饥是饱。

良图子细宽更宽,下见如痴何草草。

逆莫嗔,顺莫好,寻思久远生烦恼。

虽然我渐近中年,归依佛,归依道。

馀外闲来物外闲,谁听庸音声浩浩。

形式: 古风

缘识(其二十二)

偃亚松,笔迹高。来更妙,甚奇特,三十年前曾收得。

上下度量有短长,平头一样青烟色。

半枯半嫩小枝斜,筛风阴石皆法则。

左隈右倚四维绝,悬在书堂谁分别。

喝起诸山未是奇,千年鹤坐方可说。

根蟠龙,笼春雪,团团引出桂华月。

暗聚风生攲枕观,驱逐邪魔无情灭。

若在灵山片时久,感动天人师子吼。

扫教心地起自然,好看纵横如意手。

偃亚松,偃亚松,或真个生在深谷,为栋梁之异木。

任从霜雪摧残,终归众人之瞻瞩。

形式: 古风

缘识(其四十九)

寻思往事便堪疏,空有闲云万里馀。

满目都来情郁郁,劳心谁把谩驱驱。

星辰日月高天际,云散烟花遍海隅。

道德流行宽世界,时捻笔砚亦看书。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