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夜泊

寂寞溪山百战经,平沙洲际暮云停。

天门夜色莽摇动,巫峡江流歘杳冥。

戍重鸠兹通楚塞,镇严姑孰望新亭。

隔篱芦管休呜咽,恐有潜蛟带雨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夜晚江景图。诗人黄景仁以“梁山夜泊”为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寂寞溪山百战经”,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历经沧桑的氛围,仿佛溪山之间承载着无数战斗的痕迹,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接着,“平沙洲际暮云停”一句,通过平沙与暮云的静止状态,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静谧与动态的和谐共存。

“天门夜色莽摇动,巫峡江流歘杳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天门的夜色与巫峡的江流进行对比,前者显得神秘莫测,后者则深邃不可见底,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壮丽又神秘的夜景画卷。这里的“莽摇动”与“杳冥”分别描绘了夜色的动荡与江流的深远,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戍重鸠兹通楚塞,镇严姑孰望新亭”两句,转而描绘了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的交织。这里不仅提到了军事要塞与城镇,还暗含了对历史变迁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最后,“隔篱芦管休呜咽,恐有潜蛟带雨听”一句,以芦管的呜咽声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也蕴含了对生命脆弱与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芦管声与潜蛟的听觉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想象空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综上所述,黄景仁的《梁山夜泊》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夜晚江景的壮美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偶成

破浪乘风万里游,早时落魄更离忧。

邯郸洒泪轻邹季,邺下蜚声愧应刘。

白首知交贫好在,朱门箫管暮偏愁。

卧龙跃马终黄土,谁道狂歌非远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苦暑行

火轮杲杲悬中天,下铄大地生青烟。

千章黝绿披且死,中有嘒嘒蝉声联。

桃笙昼展北窗里,睡馀汗欲浮身起。

平头摇扇不可得,拔剑驱蝇聊尔尔。

颇闻亢旱江淮田,一日不雨无今年。

老亲病妇瓮牖底,忧饥苦暑谁相怜。

明知一雨难遽得,安得将心作顽石。

形式: 古风

后苦暑行

南飞黄雀翅倒垂,十日不得微风吹。

岂惟凉飔不可得,万里长空净云色。

虫虫气掞天如痴,卑湿年命何能支。

分冰豪饮羡河朔,浮瓜雅会思南皮。

闲居寂寂少顾盼,双鬓萧萧积忧患。

经兹数十无此身,涧饮岩栖梦皆幻。

形式: 古风

十一夜

依旧高斋月,沈吟久不归。

幽居惜光景,病眼爱芳菲。

穿树流星旷,当风去鸟稀。

遥知故山树,手植渐成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