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魏风.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脚上这一双夏天的破凉鞋,怎么能走在满地的寒霜上?可怜我这双纤细瘦弱的手,又怎么能替别人缝制衣裳?做完后还要提着衣带衣领,恭候那女主人来试穿新装。
女主人试穿后觉得很舒服,却左转身对我一点也不理,又自顾在头上戴象牙簪子。正因为这女人心肠窄又坏,所以我要作诗把她狠狠刺。

注释

纠纠:缭缭,缠绕,纠结交错。
葛屦:指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掺掺: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纤细。
要:衣的腰身,作动词,缝好腰身。
一说钮襻。
襋:衣领,作动词,缝好衣领。
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
提提:同“媞媞”,安舒貌。
宛然:回转貌。
辟:同“避”。
左辟即左避。
揥:古首饰,可以搔头。
类似发篦。
维:因。
褊心:心地狭窄。
刺:讽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女子劳作的情景,展现了她们的勤勉与技艺。"纠纠葛屦"形容编织草鞋的声音和动作,显示了制作工艺的细致与复杂。"掺掺女手"则是对缝制衣裳时女子手部细微劳作的描绘。诗中通过这些生动的情景,赞美了女性在家中的辛勤劳作,以及她们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贡献。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欣赏,而"宛然左辟"则描写了佩饰的姿态。"佩其象揥"中的"象"可能是指装饰品上的图案或纹理,显示出穿戴者的高贵和个性。

最后两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表达了一种情感的深藏与内敛,或许是在说这种劳作不仅仅是体力上的付出,更有着深层的情感投入。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美德和社会生活的一角。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形式: 四言诗

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形式: 四言诗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形式: 四言诗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