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馆芳菲上苑东,飞花澹荡御筵红。
城临渭水天河静,阙对南山雨露通。
绕殿流莺凡几树,当蹊乱蝶许多丛。
春园既醉心和乐,共识皇恩造化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皇帝在春光明媚中游幸宫苑的情景。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皇恩的感激和对大自然造化力的赞美。
"别馆芳菲上苑东"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花开满径。接着"飞花澹荡御筵红"则是细腻地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喜悦和庆典的氛围。
"城临渭水天河静"一句,则将视野拉开,从宫苑延伸至更广阔的自然环境之中。这里的“城”指的是皇城,“渭水”则是古代的一条著名河流,诗人通过这两个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山川图。
"阙对南山雨露通"则进一步展开了自然景观的描写。阙通常指宫城之外的望楼,这里“阙对南山”可能是在形象地表达着皇帝眺望远方的姿态。而“雨露通”则暗示了一种生命力与生长的象征。
"绕殿流莺凡几树, 当蹊乱蝶许多丛"这两句,通过对花和蝴蝶的描写,更深入地刻画了春日宫苑中的生机与活力。“流莺”指的是花开如莲的景象,“当蹊”则是蝴蝶在花间飞舞的情形,这些细节丰富了诗中的视觉感受。
最后,"春园既醉心和乐,共识皇恩造化同"一句,则将全诗带入一个高潮。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赞美了大自然赋予万物生命力的神奇力量。在这里,“春园”代表着充满生机和欢乐的地方,而“共识皇恩造化同”则是将天恩与皇恩相提并论,强调了一种统治者与自然、与民众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君恩浩荡的一种深情表达。
不详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
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
春野开离宴,云天起别词。
空弹马上曲,讵减凤楼思。
周召尝分陕,诗书空复传。
何如万乘眷,追赏二南篇。
郡带洪河侧,宫临大道边。
洛城将日近,佳气满山川。
寒更玉漏催,晓色御前开。
泱漭云阴积,氤氲风雪回。
山知银作瓮,宫见璧成台。
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温谷媚新丰,骊山横半空。
汤池薰水殿,翠木暖烟宫。
起疾逾仙药,无私合圣功。
始知尧舜德,心与万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