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曾逢原

孟夏气候好,林塘媚晴辉。

回渠转清流,藻荇相因依。

丛薄起疏籁,众鸟鸣且飞。

高城带落日,光景酣夕霏。

即事远兴托,抚己幽思微。

超摇弄柔翰,徙倚弦金徽。

美人邈云眇,志愿固有违。

丹青傥不渝,与子同裳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初夏时节气候宜人,树林池塘映照着晴朗的光辉。
曲折的水渠流淌着清澈的水流,水草相互缠绕。
稀疏的灌木丛中传来轻快的声音,各种鸟儿欢叫飞翔。
高高的城墙沐浴在落日余晖下,景色醉人,傍晚的光影朦胧。
借眼前之景寄托遥远的思绪,抚慰内心深处的幽静之情。
挥毫泼墨,悠然自得,弹奏着琴弦,音符跳跃。
美人虽远在天边,但心意相通的愿望难以违背。
如果丹青色彩永不褪色,愿与你共享这份深情厚谊。

注释

孟夏:初夏。
媚晴辉:映照着晴朗的光辉。
丛薄:稀疏的灌木丛。
光景:景色。
超摇:悠然自得。
丹青:绘画。
同裳衣:共享深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孟夏时节的美好景色,阳光明媚,林塘之间光影交错,清澈的流水在曲折的渠道中流淌,水草丰茂,生机盎然。鸟儿在丛木间欢快地鸣叫飞翔。夕阳映照下的高城,晚霞映照,景色醉人。诗人借此景抒发对远方友人曾逢原的思念之情,感叹美人虽远,但彼此的情感纽带不会改变。他希望即使不能共处,也能通过艺术作品保持心灵的契合,如同穿着相同的衣物,心意相通。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寄题王钦之自圆庵

诛茅北户结圆庐,从事风流入画图。

珠箔粉垣藏混沌,葛巾藜杖造虚无。

春闲居士天花室,昼静仙人白玉壶。

遥想吏行凫鹜散,沉烟一穗对团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题卢君斗斋

侠气轩轩翰墨场,邅回世路鬓成霜。

出从车马行千里,归与琴书寄一方。

鸟啭入帘春欲破,炉香侵梦日初长。

扁舟会有山阳役,聊借狂夫挹酒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题赵侯澄碧轩

风流公子四难并,更引清漪作小亭。

润及玉阶春涨雨,光浮藻井夜涵星。

捲帘几砚成图画,倚槛须鬟入镜屏。

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寄题傅钦之草堂

河阳有洑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斯堂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脩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班行昔供奉,亟进逆耳言。

天子色为动,群公声亦吞。

萧条冰霜际,不改白玉温。

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公勿思草堂,朝廷待公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